[实用新型]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无效
申请号: | 00229712.4 | 申请日: | 200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4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万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家盛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 线圈 二次 防窃电封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计量装置中使用的互感线圈的封罩。
在对用电进行计量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输出功率大的用电网络,由于其电压或电流的值较大,所以进行测量时往往采用互感线圈对被测电压或电流进行输出级的二次测量,再利用互感线圈对一次电压或电流的固定感应比,计算出用电网络的用电量;这种互感线圈呈环形,测量时被测电源的导线直接穿过互感线圈的环心,由于现有的这种互感线圈,它的感应输出端没有设置防窃电保护装置,使得人们可采用“U”形导线插入而连接其输出端两极进行短路或者并接一个分流装置进行分流,这样测得的技术参数将严重失真,计算出的用电量将大大小于实际用电量,因此,给国家财产带来了损失,也给用电管理部门防窃电带来了困难,因而,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封罩来有效防止这种窃电行为,经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这样的封罩尚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力计量装置中使用的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它由封和罩两部分契合组成,封上设置有互感线圈输出端接线柱接入孔和输出孔,封的中部设置有与罩的半箭头状卡耳相配合的凸起,两个半箭头状卡耳间构成的孔中契入有互锁杆。
如上所述的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所述封与罩相契合的盖合面呈圆弧面。
如上所述的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所述封与罩相契合的盖合面呈平面。
如上所述的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所述封上开有供罩的盖合面契入的槽。
如上所述的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所述罩上供互锁杆插入的孔呈方形或者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封套入互感线圈输出端接线柱上,该两个接线柱均为螺杆制作,穿入接入孔后,用螺母固定,再接入电量仪表的接线头,并从封上的输出孔穿出,然后,将封与罩契合,再将互锁杆插入两个半箭头状卡耳构成的孔中,这样,封的中部设置的与罩的半箭头状卡耳相配合的凸起、两个半箭头状卡耳以及互锁杆三者牢固地互锁为一体,而使罩不能从封上取下;只有强力损坏该封罩才能开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封的中部设置的与罩的半箭头状卡耳相配合的凸起、两个半箭头状卡耳以及互锁杆三者牢固地互锁为一体,防窃电效果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封的透明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罩的立体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设计一种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它由封1和罩2两部分契合组成,封1上设置有互感线圈输出端接线柱接入孔3和接入孔4,以及仪表导线输出孔7和输出孔8,封1的中部设置有与罩2的半箭头状卡耳5和半箭头状卡耳6相配合的凸起10和凸起11,半箭头状卡耳5和半箭头状卡耳6间构成的孔中契入有互锁杆9。
请参见附图2,封1上开有供罩2的盖合面12契入的槽13。
请参见附图3,罩2与封1相契合的盖合面12呈圆弧面或者呈平面,罩2上供互锁杆9插入的孔呈方形或者呈圆形。
提供一种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它采用工程塑料制作,也可采用玻璃钢制作,封1呈透明色,罩2呈黑色。
给定一组互感线圈二次防窃电封罩的尺寸参数,封1与罩2契合后,其宽度为50毫米,圆弧面底部距下底面16毫米,其厚度为21毫米,其中罩2的壁厚为5毫米,接线柱接入孔4为8毫米×14毫米的角为圆角的孔,导线输出孔7为5毫米×8毫米其内角为圆角的孔,互锁杆插入孔呈方形,其尺寸为4毫米×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家盛,未经万家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