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语音提示的电话辨别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9618.7 | 申请日: | 200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6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盖延亮;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延亮;张攀 |
主分类号: | H04M1/247 | 分类号: | H04M1/247 |
代理公司: |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庆繁,褚治宝 |
地址: | 43006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语音 提示 电话 辨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信终端附加装置,特别是涉及多人共用的电话机。
目前为解决多人共用一部电话机不易辨别被叫人的问题,相关刊物上发表的《电话秘书-给电话加装尾密码》(电子文摘报,1999.8.23,第三版)、《电话辨别器》(北京电子报,1998.3.26,第12期)等文章,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就《电话秘书》而言,其一该电路模拟摘机部分及挂机部分均采用直流继电器作执行元件,且工作电源均取自电话线路,由于继电器线圈有功耗,内阻较小,会导致线路压降过大;其二,该电路整机各部分工作电源均取自电话线路,因电话线路总输出功率有限,会使各部分工作电压偏低,音乐声强度不够;其三该装置是在对用户话机内部线路作改动的前提下来实现的,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改装,而一般非通信技术人员则不能实现,不易于普及。就《电话辨别器》而言,其一该电路只能识别一组密码,不适合多人共用一部电话的场合;其二不具备对主叫方的语音操作提示功能;其三,其采用二块LM567频率锁相环电路来解调双音频信号,此电路的关键是要对谐振R、C的值作精确的调整才能调准双音频信号对应频率,而实际的R、C元件因制造工艺及环境温湿度影响参数分布较大。这样,既降低了该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又增加了人工调整工序,不适合工业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输出多个不同的信号,安装方便又适合于多人共用一部电话机的带有语音提示的电话辨别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共有五条线路构成:模拟摘机及直流供电电路、语音存储电路、双音频率译码电路、二-十进制译码驱动及音乐执行电路、延时挂机电路。
模拟摘机及直流供电电路由电容C1、C2、二极管D1~D6、电源E、三端稳压集成块IC13、光电耦合器IC14、继电器常闭触点JK、电话线LA、LB、电阻R1、R2、常闭按钮SA、单向可控硅SCR、电位器W1等元件组成。其中电话线LA、LB接电话外线,二极管D1~D4组成极性识别电路,三端稳压集成块IC13给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直流工作电源E。电容C1、二极管D5、电阻R1与光电耦合器IC14脚1、2相串联后,并接于电话线LA、LB上,形成隔直流过交流回路。其工作原理是当交流铃流信号从电话线LA、LB输入时,经光电耦合器IC14光电隔离对电容C2充电,当充电电压升至二极管D6击穿电压时,单向可控硅SCR导通并自锁,由于负载电阻R2阻值较小,使电路处于假摘机;当交流铃流信号来时,该电流经电容C1隔直,二极管D5整流,电阻R1限流后,使光电耦合器IC14脚1、2导通,从而使光电耦合器IC14工作。同时,电源E经单向可控硅SCR对后续电路供电,常闭按钮SA用于通话时断掉干扰声,继电器常闭触点JK用于延时一段时间,无人接听时自动挂机。Vccout是三端稳压集成块IC13脚3输出的稳定直流电源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延亮;张攀,未经盖延亮;张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主件分离式电子防盗门
- 下一篇:空调器室外机防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