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式循环热风搬炉无效
| 申请号: | 00229494.X | 申请日: | 200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功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功秋 |
| 主分类号: | F27B1/18 | 分类号: | F27B1/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 地址: | 43005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热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型铸造冶炼业通天炉和搬炉。
大中型铸造业所用的通天炉一般都配置有除尘设备。但是小型冶炼铸造业所用的小型通天炉和搬炉就没有装除尘装置,如此便使得现场环境十分恶劣,不利于工人健康,污染了环境,而且热能的利用率也不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吸炉子散发的热量和灰尘的用于冶炼铸造业的搬炉。
所述搬炉炉体下部有风眼槽6,炉底2处开有出水嘴3,风眼槽的外壁为保温外层4,内壁为保温内层21;风眼槽上部炉体左右各装有一横转轴12,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搬炉炉体顶端装有一回风罩7,回风罩与风扇进风管10连为一体,风扇进风管的尾端接有扇壳固定面13,扇壳固定面的下端接有风扇出风管19,19的出口通向炉体风眼槽6;回风罩、风扇进风管,风扇出风管以及扇壳固定面均固定于炉体上;扇叶14装在扇壳固定面13与扇壳活动面18之间,其传动轴15为一加长传动轴。此轴与横向转轴同轴心,扇叶、扇壳平面垂直于此轴轴线。
回风罩与活动扇叶的设计可将搬炉排出的灰尘和余热吸入炉体内,产生热循环,如此即解决了热能的浪费和除尘问题;同时,活动扇叶和加长传动轴可使扇叶、电动机免遭损坏,沿长了其使用寿命,很适合于小型通天炉和搬炉的改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中:1-炉体、2-炉底、3-出水嘴、4-保温外层、5-风眼、6-风眼槽、7-回风罩、8-上料口、9-推拉杆、10-风扇进风管、11-法兰盘、12-横向转轴、13-扇壳固定面、14-扇叶、15-传动轴、16-轴承、17-电动机、18-扇壳活动面、19-风扇出风管、20-炉体支撑架、21-保温内层。
炉子顶部安有一推拉杆,底部有出嘴,二者都和炉子的横向转轴垂直,正面推拉时,炉子可以垂直和向前倾斜,使炉子底部的出水嘴像茶壶嘴一样出铁水,观察使用很方便。这里主要是解决了现有搬炉不能安装除尘器的问题。将原有的鼓风机结构解剖,使风扇叶和电机隔开,中间用传动轴连接,长度适当(约50-80公分),扇壳用耐热较好的材料制作,大小和原有的一致,鼓风机进风管做成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管道,截面的内边长和扇壳的进风口直径一致,进风管长度以扇壳半径作参考,约超出10公分左右。调整好扇壳出风口和炉子风眼槽进风口的相对位置,使扇壳进风管和炉子平行,以风扇壳的进风口为准,方向朝上,使扇壳所在平面和炉子横向转轴垂直。使风扇壳、进风管及出风管都和炉子构成固定的整体,且风源来自炉子的出风口。风扇叶,用铜或不锈钢制作,传动轴的一端固定风扇叶,另一端衔接电动机,传动轴由两轴承支撑托起。将扇壳和进风管重合的一面做成固定面,将另一面做成活动面,将风扇叶装于扇壳内,装好扇壳的活动一面。然后作整体校正,使炉子两边横向转轴的轴心、扇壳和扇叶的圆心及传动轴和电机的轴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即可各自转动,互不影响。由于使用的是热风,在风眼槽内壁,用耐火材料作保护层处理,炉子横向转轴和传动轴可做成空心,灌注冷却液。这种炉子将吸入的灰尘返回炉子,变为炉渣排除体外,不会飘逸,自身余热,也得以转化,达到吸尘和热风循环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功秋,未经黄功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声汽水混合加热箱
- 下一篇:滚珠式油井套管整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