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无压锅炉无效
申请号: | 00229329.3 | 申请日: | 200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戈;肖文治;肖文伐;肖文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戈 |
主分类号: | F24H1/26 | 分类号: | F24H1/26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压锅炉,是一种除动力锅炉外可替代其它锅炉的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农业等各行业及供应生活用水、供暖等需要热量(或冷量)领域的高效无压锅炉。
目前,供热的锅炉主要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存在如下不足:锅体需承受一定的汽压,存在有爆炸的危险;制造安装以及司炉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运行维护复杂,进炉的水要处理,运行中要严密监视炉水水位、控制其波动范围,锅炉能源利用率也不高。热水锅炉也存在水位控制烦琐、投资大、占地大、热效率不够理想,运行费用高、维护复杂等不足。
近年来“热管”在锅炉行业也有应用,但只是作为热传导元件而已,“热管”的功能仍没有充分发挥,传统锅炉的许多缺欠和不足也未能克服。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时锅内无压、无需监视水位、运行维护简单、热效率高、体积小、造价低的高效无压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燃烧炉和锅体组成高效无压锅炉,锅体为一巨型热管,内充工质,抽出(或排净)系统内不凝性气体,其热端置于燃烧炉,冷端与用热设备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锅体可经输气管和回液管与用热设备的换热管线连通成一密闭的热管系统,工质在其间作闭路循环,本结构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热能。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炉可以是燃煤、燃油、燃气和燃烧其它燃料的炉体,其燃烧方式可以是层燃、流态化燃烧、气力输送态燃烧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热管锅的作用,可以将燃烧炉发出的热量在几乎无热阻的情况下,直接高效地传递给用热设备,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工作时锅内无压操作,没有了爆炸的危险;运行维护也变得十分简单,不用处理水,不用严密监视水位,不用排污;体积小,较蒸汽锅炉占地小,锅炉和锅炉房的造价可大幅度降低;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热管高效传热的性能,也还利用了其高效吸热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安全、节能、高效、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高效无压供暖热水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燃油高效热管供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高效无压锅炉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中,1为鳞片炉排均匀分层燃煤炉,燃煤炉1上有锅体2,锅体2经输气管3和回液管4与折流杆高效换热器5的换热管线连通成一密闭的热管循环系统,抽出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充以相关工质,工质在其间作闭路循环,6为热媒循环水泵。煤在炉排上燃烧,发出热量。热量随即被大热管的热端高效吸收,随同工质流向折流杆换热器。放出热量后导热介质流回“大热管”的热端再吸收热量,不断循环。热媒水在折流杆换热器得到热量后,在循环水泵的推动下,向用户供热。
本实施例的试验锅炉,锅(大热管)的工作压力≤0Mpa,温度≤125℃;热媒水回水温度∽70℃,出水温度∽95℃,热媒水流量∽40M3/h,循环水泵1.1KW,供热面积5800M2,供热效果很好,节煤效果十分显著(实际是断续、半载供热);没有修建锅炉房,只利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茶水房。
图2中,“热管”锅体7内有燃油燃烧室8;热管锅体7上部有输气管9,下部有回液管10,输气管9与回液管10与用热设备11的换热腔相连,共同组成密闭的一热管循环系统,内充以高效工质并排净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燃油燃烧发出的热量,在锅体7内被工质高效吸收,吸收了热量的工质经由输气管9流向用热设备11的换热腔,放出热量(即向用热设备供热)。放出热量后的工质经由回液管10流回锅体7,再吸收热量,如此循环,达到向用热设备供热的目的。这里,“大热管”的热端和冷端有一定距离,分别设置,经由管线联系。
本实施例2的试验锅炉,用于给某厂三台反应釜供热,锅炉本体与反应釜相距百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安装和运行维护都十分简单,节油效果突出。
图3中,锅体12中有燃油燃气器13,锅体12上端的输气管14与冷却器15的换热腔连通,换热腔再经管线16与换热器17的换热管道连通,换热器17的换热管道经回液管18与锅体12的下端相连通,组成一密闭的热管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戈,未经肖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