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压缩汇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28986.5 | 申请日: | 200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37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来金;付永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高新兴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66 | 分类号: | H04B1/66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阎永昌 |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压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信通信信息领域内的一种装置,特别是智能压缩汇接装置,尤指GXX-120E1智能压缩汇接装置。
在数字微波、长途光缆、电缆传输中,线路资源的充分利用非常重要,而有时2Mb/s没用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给电信部门和用户带来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2Mb/s线路的资源,将散布在多个(一般为3个)2Mb/s中的透明数据或话音业务采用N×64kb/s透明或32kb/sADPCM话音或话带数据信号压缩编码等方式集中到一个2Mb/s中,为的是采用压缩技术,提高线路利用率,节省用户的投资成本,保障用户的利益。
国内外采用压缩技术,将多路信号压缩后,采用1路进行传输,已有不少这方面的产品,但是将压缩与汇接(交叉连接)结合在一起的设备目前在国内只有本公司研制出来。
只采用压缩技术,不采用汇接技术,就会将2M中某些空闲的时隙也进行压缩,因此线路利用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集压缩与汇接技术于一体,既能提高线路利用率又能节约用户费用的智能压缩汇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压缩汇接装置,包括由E1接口、时钟提取、ADPCM编解码器、Bit交换电路组成的终端单元和由串口识别与选择、DS80C32小系统、告警指示组成的监控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隙交叉汇接和智能压缩电路卡,芯片电路中包括DS80C320型的核心处理芯片A、MT8985型的交叉连接芯片B、MT9041型的锁相环PLL芯片C、DS2154型的接口芯片D、E、F、G、FPGAXC3042型的控制逻辑芯片H和T7280型的ADPCM压缩芯片I、J、K、L、M、N、O、P,接口芯片D、E、F、G通过D0-7与A连接,A通过D0-7与B、H连接,H通过PCM/ADPCM与8个压缩芯片相连。
--所述的时隙交叉汇接电路由交叉元件MT8985AE完成,电路中的D18的脚18连到D3的脚6,D18的脚17连到D3的脚15,D18的脚16连到D3的脚5,D18的脚15连到D3的脚16,D18的脚14连到D3的脚2,D18的脚13连到D3的脚19,D18的脚22连到D12、D13、D14、D15的脚65,D18的脚23连到D12、D13、D14、D15的脚64,D18的脚24连到D12、D13、D14、D15的脚63,D18的脚25连到D12、D13、D14、D15的脚62,D18的脚26连到D12、D13、D14、D15的脚59,D18的脚27连到D12、D13、D14、D15的脚58,D18的脚28连到D12、D13、D14、D15的脚57,D18的脚29连到D12、D13、D14、D15的脚56,D18的脚32连到D14的脚47,D18的脚33连到D13的脚47,D18的脚34连到D12的脚47,D18的脚35连到D20、D21、D22、D23的脚1,D18的脚36连到D24、D25、D26、D27的脚1,D18的脚37连到D17的脚79,D18的脚38连到D17的脚77。
--所述的智能压缩电路由压缩T7280型的D20-D27完成,电路中的D17的脚46与到D20、D21、D22、D23的脚21相连,D17的脚48与D24、D25、D26、D27的脚21相连,D18的脚35与D20、D21、D22、D23的脚1相连,D18的脚36与D24、D25、D26、D27的脚1相连。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芯片电路连接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隙交叉汇接的局部电路图和智能压缩的局部电路图(因图太大,故分为图3、图4,验时图3在上,图4在下,两图对应后查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高新兴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高新兴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