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塑机模具夹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28348.4 | 申请日: | 200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汉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镇鑫 |
| 主分类号: | B29C49/56 | 分类号: | B29C49/56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海帆 |
| 地址: | 51502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塑机 模具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机的模具夹持装置。
以往的夹持装置多数采用以液压机从两夹持件的外侧相向加压的结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为了满足平衡吹膜过程熔融物料通过模具对夹持件的高压,液压机必须具有相应的大功率,而且,液压机功率的增大又必然造成受控夹持件移动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成本低,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吹塑机模具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吹塑机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于平行导轨(A)、(B)上的两夹件(1)、(2)上,相向装有对应的4对以上锁闭件,夹件(1)上的锁闭件是锁杆(3),夹件(2)上的锁闭件是锁闭套筒(4)。夹持件(1)、(2)从两边沿导轨A、B相向运动将模具夹持,并通过4对以上的由锁杆(3),锁闭套筒(4)组成锁闭件均匀,稳定地锁定在件(1)、(2)之间。由于这种锁闭方式利用的是件(1)、(2)上锁闭件的钢体抗力;所以省去液压机液体压力保持所需的功率,也省去了价格昂贵的大功率液压机设备。
本实用新型可以这样完善:锁杆(3)的锁闭端头有突出的突缘(5),套筒(4)内的相应位置之锁件腔(6)内有至少2个锁紧卡件(7),腔(6)有卡件(7)的控制口(8),突缘(5)呈倒圆台状,卡件(7)围合成与突缘(5)及其杆部吻合的内空腔,围合后的卡件(7)其外表面呈圆台状,圆台的腰面(12)与在腔(6)内的能沿腔(6)壁滑动的控制块(10)之环状斜面(11)位置吻接;控制块(10)的上部,腔(6)壁上装有复位压缩弹簧(13),控制口(8)与油缸(14)接通,套筒(4)内腔在锁杆(3)端头插入的对应位置上装有压缩弹簧(15)及位于弹簧(15)与突缘(5)之间的卡件(7)定位件(16)。最简单的锁件腔(6)可以是贯通套筒(4)内、外的直通道,卡件(7)可以从控制口(8)经腔(6)直插入筒(4)内将突缘(5)卡紧锁定;在需要时也可以从(8)将卡件(7)取出,将锁闭件解锁。一种优选的结构则是上述所描述的结构。见图2,杆(3)插入筒(4)内运动顶压定位件(16)令弹簧(15)压缩,当突缘(5)超越卡件(7)位置时,在弹簧(13)作用下,控制块(10)的斜面(11)将卡件(7)推进筒(4)内,吻合切入突缘(5)的倒圆台斜面,这时见图3,卡件(7)被控制块(10)和杆(3)两边锁定,而卡件(7)又将杆(3)锁定在筒(4)内。当需要将锁定的锁闭件解锁时,启动油缸(14),油压推动控制件(10)在腔(6)内滑动,将弹簧(13)压缩,卡件(7)在件(10)滑动过程中,在弹簧(15)经件(16)、突缘(5)的作用下,被突缘(5)的圆台斜面推顶,沿件(10)的斜面(11)回复到腔(6)内,杆(3)于是被解锁离开筒(4);这时,在弹簧(15)的作用下,件(16)复位将卡件(7)锁定在腔(6)之内。图4可见,4块卡位(7)围合成圆台状,其中间通道呈与杆(3)的突缘(5)及其连接的杆部形状吻合状,能将杆(3)稳定锁定。上述结构,如果没有弹簧(15)及定位件(16),则可以采取用外力将杆(3)拉动的办法将杆拉出,但由于没有件(16)对件(7)的定位,件(7)容易由于环境因素而脱位,这问题只要采用,例如在与件(7)与筒(4)壁接触处加装传统的滚珠弹簧定位结构等方式,则基本可以避免脱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由锁杆(3),套筒(4)组成的钢性锁闭件代替液压机对两夹件(1)、(2)进行锁闭定位。从而不仅省去了耗能并功率大的液压机而且有效改善了锁闭效能。又由于采用了由卡位(7),腔(6)与杆(3)突缘(5)配合,或进一步加上弹簧(13)控制块(10)、油缸(14)的结构;加上弹簧(15)、定位件(16)等结构进一步完善了装置性能。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本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锁闭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锁闭件处于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卡位件(7)与杆(3)在锁闭状态下,所处的位置配合示意图。
实施例:
夹件(1)、(2)采用金属材料,杆(3)、套(4)采用金属材料,导轨A、B采用金属材料。
弹簧(13),(13)是复位弹簧。
油缸(14),(14)是活塞式油缸。
装置及其零部件的结构位置连接关系见图1~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镇鑫,未经马镇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