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定时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28105.8 | 申请日: | 200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6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锦雄 |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蔚毅 |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定时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定时控制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电器产品上,能够对电器产品进行定时断电控制的电子定时控制装置,其电路结构有采用降压电阻与用电器串接的方式,在限流电阻两端取出电压值较低的交流电压,作为定时控制电路的工作电压。这种电路结构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其一,用电器的改变,意味着负载的改变,限流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不能为定时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影响其中的执行元件如继电器的工作。其二,在限流电阻上要消耗较大的功率。而采用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定时驱动控制电路结构的定时控制装置,是通过变压器将220伏的电压降压,经整流电路产生供定时驱动控制电路工作的直流工作电压。这种结构的电路,由于要用到变压器,造成体积大,变压器易发热,同样能耗大,成本高,而且电网电压的波动,直接影响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同样会影响执行元件的工作,电压超出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容易造成继电器的损坏,电压过低,继电器开合不可靠,使用时必须与用电器并接在电源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串接控制用电器的通断,能够为执行元件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元器件工作安全可靠的电子定时控制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电子定时控制装置,包括两个连接端,在其中一个连接端A1上设有常开开关K0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JK,二极管D3正极接常开开关K0的另一端,其负极接继电器的常开开关JK的另一端,在二极管D3的负极与另一个连接端A2之间串接有负半周导通二极管D2,二极管D1与电容C串联后并接在二极管D2的两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继电器线圈J并接在电容C两端,正半周导通的单向定压导通电路并接在二极管D2两端,延时触发电路接于二极管D3正极与另一个连接端A2之间,其信号触发端与单向定压导通电路控制端相连。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电子定时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包括两个连接端,在其中一个连接端A1上设有常开开关K0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JK,二极管D3正极接常开开关K0的另一端,其负极接继电器的常开开关JK的另一端,在二极管D3的负极与另一个连接端A2之间串接有负半周导通二极管D2,二极管D1与电容C串联后并接在二极管D2的两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正半周导通的单向定压导通电路并接在二极管D2两端,延时触发电路接于二极管D3正极与另一个连接端A2之间,继电器线圈J串接在其信号触发端与二极管D1负极之间。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其中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中的另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的电路方框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子定时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锦雄,未经刘锦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