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瓶防爆包装套无效
| 申请号: | 00227651.8 | 申请日: | 200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2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德 |
| 主分类号: | B65D23/08 | 分类号: | B65D23/08;B65D81/20 |
| 代理公司: | 广东粤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瓶 防爆 包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套,特别是一种玻璃瓶防爆包装套。
市场上有很多的商品是用玻璃瓶作为包装容器,对于汽水、啤酒等内含压缩气体的商品,均需要特殊的耐压玻璃瓶作为它们的包装容器。但是由于这些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经过剧烈的摇晃、长时间置于高温的环境中或者玻璃瓶多次重复使用等原因,经常发生玻璃瓶爆炸的事故,玻璃瓶爆炸时,其玻璃碎片四处横飞,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及财产,甚至导致人身伤亡,同时使用这些包装瓶的厂家也因此遭受经济损失,甚至产品滞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防止玻璃瓶爆炸时伤及人身及物品,并且不影响玻璃瓶外观的玻璃瓶防爆包装套。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防爆包装套,上下端密封,套体的直径比玻璃瓶的直径略大,套体上有多个的泄压孔,套体上部上密封端下设有易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防爆包装套中,套体的形状可与玻璃瓶形状相同,套体紧贴玻璃瓶;套体也可为袋形。包装套上端密封处或套体上部上端密封处下设有挽手,挽手为一个圆孔、椭圆孔或两个圆孔,方便消费者携带和使用。套体上的泄压孔为梅花形、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或X形的开口或断续联接的不完整凹痕,泄压孔也可为其它形状,泄压孔的面积占套体面积的1%~50%,泄压孔在套体上等间距分布,也可不规则分布。包装套的厚度为0.01mm至0.5mm,由可印刷的材料制成,这样原粘贴于玻璃包装瓶上的标签或其它标识、图案就可以直接印刷在包装套外表面,不会影响原包装瓶的外观。套体上部上密封端下设有的易开口为一字或十字断续联接的不完整凹痕,当需要打开瓶盖时,无须拆开整个包装套,只要将瓶口对准易开口,稍一用力,瓶口就会从包装套中伸出,再行打开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防止玻璃瓶爆炸时伤及人身及物品,并且不影响玻璃瓶外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防爆包装套套于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瓶防爆包装套套于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中玻璃瓶1置于包装套2内,套体3上等间距地排列有米字形的泄压4,泄压孔4为断续联接的不完整凹痕,套体3上部上密封端下设有十字形的易开口5,套体2上部上端密封处下有由两个圆孔构成的挽手6。
图2中玻璃瓶1置于包装套2内,套体3上等间距地排列有X字形开口的泄压孔4,套体3上部上密封端下设有一字形的易开口5,包装套2上端密封处有由一个椭圆孔构成的挽手6。
当玻璃瓶1因某种原因发生爆炸时,瓶中的高压气体、液体通过套体3上的泄压孔4冲出瓶体及包装套外,瓶体及包装套内压力迅速降低,而固体碎片包括玻璃碎片则被套体3罩住,避免飞出伤及人身及物品。当需要打开瓶盖时,只要将瓶口对准易开口5,稍一用力,瓶口就会从套体3中伸出,无须拆开整个包装套。而挽手6则方便消费者携带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德,未经王维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出式对旋风机的负压腔体
- 下一篇:捻线用牵引导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