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双单极电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00227477.9 | 申请日: | 200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泰章 |
| 主分类号: | H02K37/14 | 分类号: | H02K37/14 |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观祥 |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单极 电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永磁双单极电动机,属电动机技术。
现有电动机在停电时没有锁住电动机的力矩,例如:吊车靠刹车装置的弹簧刹车,又如锥型电机也是靠弹簧刹车,而现有的电动机就没有锁住力矩而使停电时不能马上自动刹车,且起动电流较大,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耗能较多,起动力矩不很大,一般为额定转矩的0.8~1.2倍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解决现有电动机存在停电时没法马上锁住自动刹车,且起动电流大、耗能多等的缺点和问题,研究设计一种不需另加刹车装置而停电时就能立即自动刹车,起动时没有冲击电流,起动电流小、起动力矩较大、耗能少、效率高的永磁双单极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永磁双单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它由永久磁铁1、导磁铁2、转子3、定子4、导磁轭环5、机壳6、端盖7、轴套8、非导磁主轴9、轴承10、绕组11共同装配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装配连接关系为;定子4与转子3为偶--偶齿配合,即如定子六齿与转子八齿配合或定子六齿与转子四齿配合等的永磁双单极(一边只有N极,一边只有S极)电动机,定子4及转子3的大齿开有小齿;转子部分的永久磁铁1与导磁铁2相粘接固紧,导磁铁2与轴套8相紧配合配接,轴套8与非导磁主轴9相紧配套接,转子3与轴套8相紧配套接,轴承10与非导磁主轴9成可活动配接,定子部分的定子4与导磁轭环5相紧配套连接,定子4与机壳6相紧配合连接,端盖7通过螺丝拧固接于机壳上并成形可拆卸连接,定子4与转子3之间通过气隙相对接。
本永磁双单极电动机的工作作用原理如下:由于转子没有绕组(包括阻尼绕组),故不存在电枢反应造成的去磁效应,从而使起动电流与运行电流基本相同,故起动电流小。运行时,有一部分时间让永久磁铁自己做工,从而使本电动机效率提高。由于能自动刹车,所以停电时,本电动机转不动而即刻停止转动。如图2所示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定子、转子相对齐的齿产生锁住力矩,而其余齿所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当要转子往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将定子、转子对齐的齿中间的磁场消除到零,同时将其右边第一个齿增加一点磁力,转子即往顺时针方向转;当要逆时针方向转时,在将对齐的齿中间磁场消除到零后,加强左边方向齿的磁场,即往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此有序轮流给各绕组通电,就能使转子不停的旋转。如图2所示每一步15°,每转需要24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永磁(双极)电动机相比,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由于本永磁双单极电动机本身所具有的结构特征,故有自动定位锁住的力矩,能在停电时自动刹车;(2)由于转子没有绕组,因此没有电极反应,故使工作电流与起动电流基本相同,所以起动电流小;(3)由于磁路非常短,加上有一部分时间由永久磁铁自己做功,故本电动机效率较高;(4)起动力矩较大。
下面对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图2均是永磁双单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各图中:1为永久磁铁、2为导磁铁、3为转子、4为定子、5为导磁轭环、6为机壳、7为端盖、8为轴套、9为非导磁主轴、10为轴承、11为绕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与现有的永磁双极电动机的实施方式相同,其机械装备程序也基本相同,即先装好定子、转子再装绕组、主轴、轴承、机壳和端盖等。即可按图1、图2所示以及上面说明书所述的相互位置及装配连接关系进行装配连接便能较好地实施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建议:永久磁铁1可采用钕铁錋材料永磁铁、定子4、转子3均可采用冲制好的矽钢片叠装而成;机壳6可用导磁材料普通A45钢加工制造而成;轴套8可用45#钢加工制造而成;非导磁主轴9用非导磁材料制作;轴承可按规格要求选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泰章,未经刘泰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具
- 下一篇:锁具的锁心孔遮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