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通用煤粉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6659.8 | 申请日: | 200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6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平安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通用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通用煤粉燃烧器。
煤是我国的主要燃料。由于煤质多变,因而要求其燃烧器要能适应煤质及负荷的变化,即要求着火点位置可调。中国专利ZL95 2 20802.4公开了一种着火位置可调的双通道通用煤粉燃烧器。
它利用上下两股贴壁高速射流,卷吸大量的回流烟气,加热煤粉气流,使之提前着火燃烧以达到低负荷脱油稳燃的目的,其设计思路是卷吸的高温烟气越多,稳燃性能越好,但对煤粉本身的燃烧特性考虑较少。突出缺点是:对于易燃烧的烟煤,经常造成喷口烧坏,且侧边调节风的作用效果不佳;对于难燃的无烟煤,卷吸来的高温烟气,使一小部分煤粉气流提前着火,而这一小部分已着火的煤粉气流提供的热量不足以引燃煤粉主流,所以其稳燃能力有限,对于难燃的无烟煤,仍不能满足电厂深度调峰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煤质及负荷的变化,燃烧强弱可调,能确保可靠稳燃的组合式通用煤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通用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壳4,其前端为喷口11,后端为进风通道13,所述进风通道13包括调节风通道2,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3还包括上、下一次风通道1,所述调节风通道2设于上、下一次风通道1的中部,所述调节风通道2前端与中部呈“X”状内凹的调节风箱5连通,所述燃烧器外壳4中部与调节风箱5“X”状内凹处相应的部位亦呈“X”状内凹,构成分离通道10,在分离通道10前部、调节风箱5出口处外部设有对称的上、下分离隔板3,所述分离隔板3外侧与燃烧器外壳4间构成淡煤粉气流通道6,分离隔板3内侧构成浓煤粉气流通道8,所述上、下分离隔板3之间浓煤粉气流通道8的出口处为热质交换空间9。
上述燃烧器外壳4呈现“X”状内凹部的收缩角为β,其扩张角为α,β取值以0°<β≤60°为佳,α取值以0°<α≤60°为佳。
上述调节风箱5呈“X”状内凹部的收缩角以δ=2β、扩张角以γ=2α为佳。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进风通道13设有上、下两一次风通道1,煤粉气流从上、下两一次风通道1进入燃烧器内,在呈现“X”状内凹的分离通道10内形成急速转弯,机械离心力使煤粉气流含煤粉的分布中心浓而外沿淡。分离隔板3将煤粉气流分隔为浓淡两股。淡煤粉气流经分离隔板3外侧的淡煤粉气流通道6以入口速度贴近燃烧器外壳4,由喷口11处喷射入炉膛12,并卷吸大量的回流烟气7。浓煤粉气流经分离隔板3内侧的浓煤粉气流通道8进入其出口处的热质交换空间9后减速,与回流烟气7对撞混合,进行热质交换,使浓煤粉在进入炉膛12前被预热、着火、燃烧。调节风由上、下一次风通道1间的调节风通道2进入调节风箱5,由调节风箱5的出口处进入热质交换空间9。对于难燃的无烟煤,调节风关闭或开的较小,大量的回流烟气7即可迅速加热浓煤粉气流,使这一部分煤粉着火燃烧。由于这一部分煤粉含量相对较多,其燃烧放出的热量足以引燃煤粉主流,确保无烟煤稳定燃烧。
在高负荷或对于挥发份较高的燃煤,少量的回流烟气7即可确保稳定燃烧。这时调节风开大或全开,使着火点后移,可有效保护喷口11不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能适应煤质及负荷的变化,根据煤质及负荷的变化控制调节风的进量,可确保稳燃,稳燃可靠性高,燃烧器喷口不会被烧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平安,未经郑平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6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隔热装置的强力燃气炉
- 下一篇:用于角动量守恒的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