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磁回喇叭无效
申请号: | 00224370.9 | 申请日: | 200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彭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鋕明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中坜***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磁回 喇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的改良。
习式喇叭结构组成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有一支撑架A1,其前方设扩大口A11,后方容设有一磁回A12;一音圈A2置于磁回A12中间;一弹波片A3与音圈A2套黏;一振膜A4外缘置于支撑架扩大口A11上,其内径与音圈A2相黏。
振膜A4的发音动作,系透过单一磁回A12及音圈A2作磁场切割而达成,不但所设成之结构体积庞大,而且工作上所生之功率有限。实务上若要取得较大之输出功率,则喇叭形体需相对的设大。现有的设计,无法在最小体积下而有效取得较大之功率输出,为其最大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改变喇叭形体大小而使输出功率增大的喇叭。
为达上述目的,本设计的技术方案是:双磁回喇叭结构,主要包括:一支撑架,前方设扩大口而后方容设有一磁回;一音圈,置在磁回中间;一弹波片,与音圈套黏;以及一振膜,外缘置于支撑架扩大口上,其内径与音圈相黏;该音圈之两端均设有线圈,磁回对侧加设另一磁回,两磁回间用一非导磁的柱体串接,柱体位于音圈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音圈两端分别设有一磁回和线圈,喇叭工作时,利用两个线圈分别输入不同极向之信号,而产生两倍推挽力量,使喇叭体积不变时输出功率获倍增之功效。
为使审查员详细了解本创作之结构组成及其操作,磁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
图5为习式喇叭之组合平面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创作所设双磁回喇叭结构,包括:一支撑架1,前方设扩大口11,后方容设有一磁回12。一音圈2,置在磁回12中间。一弹波片3,与音圈2套黏。一振膜4,外缘置于支撑架扩大口11上,内径与音圈2相黏。音圈2之两端均设有线圈21、22,磁回12对侧加设有另一磁回5。
具体的作法如图1所示,其磁回12及5可包含一外盖121,开口122设阶级供置一华司123,内底设突柱124供置一强力磁铁125;及一内盖片126,比华司123内径小设于磁铁125上,内盖片表面中心设有凹孔127所组成。两磁回凹孔127间设置一非导磁之柱体6串接隔开(如铝柱或塑胶柱…等),音圈2为一加长套筒23,筒两端各设前述之线圈21、22,并于筒身上设复数个散热穿孔24,音圈内套入柱体6后,两端置入两磁回内。
如图4所示,工作时,利用两线圈21、22中分别输入不同极向之信号,在同等习式喇叭结构体积下,产生两倍推挽力量,使输出功率获倍增之功效,并藉穿孔24设计,提供良好散热以避免音圈2过热受损,整体组合优点具有使喇叭体积缩小而令功率加大之实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鋕明,未经彭鋕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4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