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报警线无效
| 申请号: | 00224332.6 | 申请日: | 200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44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正刚 |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序刚 |
| 地址: | 4159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尤其是一种防盗报警线。
在现有技术中防盗报警装置尤其是装于室外院墙类防盗装置有多种,但各有一定缺陷如:交流电防盗网不安全,国家明令禁止一般场所使用;电视监控设备投入太大,使用成本也高,一般家庭经济承受不了;铁丝防盗网的铁丝极易被剪断而本身又不能报警;还有一种被称为溶断性的防盗网,其特点是必须使防盗网断开才能报警,而防盗网本身太脆弱,大风、鸟、鼠等都易将其弄断,所以实际使用麻烦,不易操作。
本实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不危及人生安全、造价、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可靠、能自动报警的防盗报警线。
本实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报警线,包括导体、绝缘体,其特点是:中心导体的外圆周上设有螺旋形绝缘体,在螺旋形绝缘体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根与中心导体平行的软质导体,软质导体的外圆周上为有弹性的绝缘套,软质导体固定在绝缘套的内圆周上,螺旋形绝缘体的厚度及间距的设定标准为:该报警线呈自然状态时中心导体与软质导体不接触,而有外力压触时中心导体与软质导体接触。
所述软质导体在绝缘套的内圆周上可呈均匀分布。
实际使用中,将本防盗报警线固定安装在需设防的院、池围墙上等人翻越时人手极易压触之处,可根据实际需要沿围墙安装一圈以上,报警线的两端和室内报警灯、铃连接。整个报警线的任意一点都相当于一个开关,无论是盗者用手压触线(拨线等)还是用金属工具切断线(剪线的瞬间金属工具作为导体将软质导体与中心导体接通),线内两导体都会导通从而使警灯闪亮或警铃打响,使室内人员及时制止盗窃或检查、修复被剪防盗报警线。
由于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由于本防盗报警线的外层为绝缘套,所以使用安全,对人体无伤害。二、造价低、节能,平时不接触不耗电,使用成本低。三、操作方便,使用可靠,无论是压触或切断该线,都能自动报警。具有较强的实用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新型防盗报警线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盗报警线纵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线的一种接线原理图。
如图1、图2所示,中心导体1一般为铝或铜制作的一根实心导线,制作时可制成100米一卷。中心导体1外圆周上缠绕着螺旋形绝缘体2,该螺旋形绝缘体2可由横截面为实心的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等胶线或橡皮线制作。在螺旋形绝缘体2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根与中心导体1平行的软质导体3(导线),导体3可以采用软铜丝等材料制作。软质导体3的外圆周上为有弹性的绝缘层即绝缘套4,绝缘套4可采用软胶、橡皮等材料制作。软质导体3固定在绝缘套4的内圆周上,即可嵌进或粘在绝缘套内壁上,但应保证软质导体3有与中心导体1足够的接触面和导体3表面的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应保证只要导体3与中心导体1接触该报警线即能导通。软质导体3在绝缘套4的内圆周即内壁上最好呈均匀分布,其软质导体3的根数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当然是越多越好,一般原则是无论压触360度哪个角度都有软质导体(导线)3与中心导体(导线)1接触。螺旋形绝缘体2的厚度(即实心圆形等胶线、橡皮线的直径)及间距(两螺旋之间空隙的大小)的设定标准为:本防盗报警线呈自然状态时中心导体1与软质导体3不接触,而有外力压触时中心导体1与软质导体3接触。制作时,可将100米本报警线两端分别做成中心导体1接线端与软质导体3接线端,端头两导体也不接触。
实际应用时,本防盗报警线可采取多种连接方式构成防盗报警网,下面给出一种较基本的连接方式。参见图3,该报警网的电源S可采用市电220伏交流电源,也可采用自备直流电源,将室内A的一根电源线的进线端与室外B的本防盗报警线一端5的中心导体1连接,本防盗报警线的另一端6的软质导体3与该电源线的出线端连接,其回路接至报警灯7或报警铃等报警装置,室内电源的另一根的一端也接至报警灯7或报警铃等报警装置而形成回路。平时,由于本报警线的绝缘套4有弹性即将软质导体3拉直与中心导体1平行,加之螺旋形绝缘体的间隔作用,中心导体1与软质导体3不接触,整个回路不导通,当人手碰触或剪切工具切断时,中心导体1与软质导体3接触,整个回路导通,警灯或警铃等即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正刚,未经周正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4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