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交流电失衡及缺相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4285.0 | 申请日: | 200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强 |
主分类号: | H02H3/34 | 分类号: | H02H3/34;H02H7/09;G01R19/1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丁旭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交流电 失衡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失衡及缺相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三相交流电失衡及缺相检测装置。
目前在电动机缺相保护器中广泛使用的缺相检测电路大多是由电流互感器、电压放大器和缺相鉴别逻辑门电路构成的,也有资料介绍采用电容器做检测元件配以相应的信号处理和驱动电路构成缺相保护器。前者存在的不足在于:产品所用元件数量多、线路复杂、成本高、体积大,后者则因检测信号处理的不好,难以作为有效判据加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简单、体积较小、可靠性高的三相交流电失衡及缺相检测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采样网络1、整流电路2、释放回路3、压敏元件4和功率驱动电路5;三相交流电L1、L2、L3经所述采样网络1汇集后与交流电零线N分别连接至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连接有释放回路3以及由压敏元件4和功率驱动电路5组成的串联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网络1由电容器C1、C2、C3构成,三相交流电L1、L2、L3分别经电容器C1、C2、C3输入至整流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交流电零线N输入至该整流电路2的另一个输入端;
所述整流电路2是一个桥堆B1或具有整流功能的其它电路形式;
所述释放回路3由并联于所述整流电路2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阻器R1构成;
所述压敏元件4可以是压敏电阻MOV1,也可以是稳压管W1及其它具有压敏特性的有源或无源器件;
所述驱动电路可以是有源或无源电流响应器件。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容器作为采样网络,基于电容检测,利用整流、滤波、阻抗适配等技术手段来改善检测信号品质,使之成为能够可靠准确反映相电状态的信号。由于三相电随其失衡程度的加剧或缺相,具有会使该电平呈现出线性变化的特征,据此选用压敏元件与驱动电路构成保护控制回路,并作用于相关的开关器件切断电源,从而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同时使设备电路更加简单,体积也较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包括采样网络1、整流电路2、释放回路3、压敏元件4和功率驱动电路5;三相交流电L1、L2、L3经所述采样网络1汇集后与交流电零线N分别连接至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连接有释放回路3以及由压敏元件4和功率驱动电路5组成的串联电路;所述采样网络1由电容器C1、C2、C3构成,三相交流电L1、L2、L3分别经电容器C1、C2、C3输入至整流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交流电零线N输入至该整流电路2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2是一个桥堆B1;所述释放回路3由并联于所述整流电路2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阻器R1构成,电容器E1与电阻器R1并联,所述压敏元件4由压敏电阻MOV1构成;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由可控硅SCR1构成,该可控硅SCR1的门极与压敏电阻MOV1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MOV1的另一端与桥堆B1的正向输出端相连,电容器C4并联于可控硅SCR1的门极和阴极之间,可控硅SCR1的阳极通过继电器线圈J与电源相连。电容C1,C2,C3为相间不平衡或缺相检测元件,B1为整流桥,E1为滤波电容,电阻R1为在相电正常时给电路提供的电能释放回路(阻抗适配)。在相电压平衡时,通过电容检拾到的信号强度相同,而相位相差120度,当三者汇集时,信号的叠加使输入至桥堆的信号很弱,经整流滤波后,R1两端的电压约低于5伏,不足以击穿压敏元件,这时驱动电路无输出。而当相电压严重失衡(其中某一相线电压不足120V)或缺相时,叠加信号将显著加强,导致在R1的两端获得高于压敏元件的阀值电压,进而击穿压敏元件使功率驱动电路获得电能。对于实施例1,当相电压严重失衡或缺相时,压敏电阻MOV1被击穿,所得电流触发可控硅SCR1导通,继电器J动作,切断电源保护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强,未经李东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4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一体成形结构的可保存两片光盘片的光盘保存盒
- 下一篇:野外作业光电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