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24216.8 | 申请日: | 200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8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 发明(设计)人: | 欧庆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庆昌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罗建民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免持 听筒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用免持听筒,特别是关于能够将输出音量更为圆润集中、提高通话品质,且扣持方式便利,利于单手取出行动电话之免持听筒改良结构。
习用车用免持听筒之构成特征为:具有一空间能够使行动电话插入并与底座之连接器连接,于通话时利用电路转换将声音经由扬声器输出,使驾驶人在行车时不用一只手握电话,另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开车,降低行车之危险;其构成上之主要缺点有以下三点:
1、免持听筒声音输出无法达到多数驾驶人之要求:因为行车时除了一些高级车具备良好之隔音功效,否则车子本身所发出的杂音、车身承受风压高速磨擦所发出之声音等,均会对输出之音质大打折扣,并对通话品质造成影响。
2、扣持方式有待改良:以往免持听筒座搭配不同的行动电话需有不同的卡榫设计,但不论是哪一种卡榫设计,往往取出行动电话均要花费一番功夫。
3、习知车用免持听筒因顾及外观设计,而将喇叭置于壳体之中,而壳体之狭小空间并不能使声音共振而得到良善之音质。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而需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提供一共鸣箱,衔接于扬声器外部,使输出之声音更为清晰、集中,提供驾驶人在行车途中能与来电者清楚交谈,避免通话品质不良。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扣持元件可以紧密的将行动电话扣合,取下时只需按压释放钮即可使扣持元件松脱,使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包括一基座(3),基座所设空间(1)可以置放行动电话,基尾(3)上有扬声器(16),有扣持元件(17)延伸出左、右两侧分别有针对不同行动电话所设计的卡榫(11、12),以及下方连接行动电话之连接器(13),一共鸣箱(2)能够与基座(3)上扬声器(16)结合,具有数插梢(21),且内部设计多支强化肋柱(22)。
本实用新型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其基座利用扣持元件将电话稳固扣持,并利用底座之连接器与行动电话结合,使来电经由扬声器输出;共鸣箱是设置于扬声器外部,使输出之声音更为清晰、集中,提供驾驶人在行车途中能与来电者清楚交谈,避免通话品质不良。将行动电话由基座上取下时,只需单手按压扣持元件上的释放钮即可使扣持元件松脱,顺畅将行动电话取下,基座上还可设置一切换按钮,可控制声音由扬声器或是耳机输出,提供使用者多样化之选择机会。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之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之基座正面立体视图;
图2为该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之基座背面立体视图;
图3为该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之扣持元件立体视图;
图4为该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之共鸣箱立体视图;
图5为该车用免持听筒改良结构之组合立体视图。
图中:
1-空间 11-卡榫 12-卡榫
13-连接器 14-切换钮 15-耳机输出孔
16-扬声器 17-扣持元件 177-释放钮
171-延伸板 172-延伸板 173-弧面
174-弧面 175-延伸臂 176-延伸臂
18-衔接孔 2-共鸣箱 21-插梢
22-肋柱 3-基座 4-机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庆昌,未经欧庆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4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