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辅助充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22941.2 | 申请日: | 200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柏州 |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行健 |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东***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辅助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向车辆的轮胎充气的装置。
充气装置对车辆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特别对两轮车辆,如自行车、摩托车来说更是这样。行驶途中轮胎气压不够,往往急需充气装置来充气。但一般自行车、摩托车本身不带有辅助充气装置,若另行携带则不方便。因此消费者需要能设于自行车、摩托车上,不占空间且不妨碍车辆正常使用的、实用的辅助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附设在车辆上、特别是自行车上的辅助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
包括有一主壳体、一副壳体、一容置于主壳体中的充气筒和一转向接头,其中:
所说的主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开口,主壳体上还具有两相远离的第一、第二枢接部,
所说的副壳体具有一与第一容置空间对应而可与其共同围构成一容室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副壳体还具有可与主壳体的第一枢接部枢接的枢接部以及与枢接部远离的自由端,
所说的充气筒枢设于主壳体上并容置于主、副壳体所形成的容室内,充气筒具有一筒体、一容置于筒体内的活塞、一顶推活塞的轴杆及一排放筒体内气体的排气管,
所说转向接头连接于副壳体与充气筒的轴杆间。
工作原理:副壳体以其与主壳体的枢接处为支点而相对于主壳体往返摆动,从而联动充气筒的轴杆带动活塞上下移动,迫使空气不断进入筒体内并经排气管压入车胎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与自行车结合为一体,不使用时自行车的外观与普通自行车类似;需使用时将充气筒底部的排气管拉出与车辆轮胎气嘴相接即可,其整体结构紧凑轻巧,实用性强。
图1为实施例1组装于一自行车上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组装于一自行车上的外观示意图。
图5实施例3的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见图1-3。该实施例产品配合组装于一自行车1上。自行车1的鞍座2下方为中空立管3,立管3又分为上组接段4和下组接段38,本实施例产品组装于上组接段4和下组按段38之间,其包括有一主壳体5、一副壳体6、一容置于主壳体5和副壳体6中的充气筒7和一转向接头8,其中:
主壳体5呈半圆筒状,其中央呈透空状而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9,第一容置空间9并具有一第一开口10,主壳体5上具有二分设于第一开口10侧边的靠抵缘11,主壳体5一端靠向第一开口10处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2为贯穿主壳体5壁面的通孔,主壳体5另一端于其壳体壁面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13也为贯穿主壳体5壁面的通孔。
副壳体6与主壳体5配合,略呈半圆筒状,其中央也具有一与第一容置空间9对应而可与之共同构成一容室的第二容置空间14,第二容置空间14具有与第一开口10对应的第二开口15,副壳体6上也形成有两个可分别与主壳体5的靠抵缘11贴合、从而使主壳体5和副壳体6组接成一圆筒体的靠抵缘16,副壳体6也可设计成大于半圆周而包覆在主壳体5外缘;副壳体6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17,在本实施例中,枢接部17为一对同向延伸而可与主壳体5的第一枢接部12枢接的枢耳,副壳体6的另一端为一自由端18;
充气筒7容装在主壳体5和副壳体6所形成的容室内,充气筒7具有一筒体19,筒体19内容装有一活塞,图中未示出该活塞,筒体19一端伸出一用来顶推活塞且末端缘设有外螺纹20的轴杆21,另一端接设有一排气管22及一枢接片23,排气管22的末端设有一接头24,其可用来导出筒体19内的空气,枢接片23与主壳体5的第二枢接部13相对应,其上贯设有一与第二枢接部13对应的枢接孔25,可於枢接孔25与第二枢接部13中穿设一枢接元件26,将充气筒7枢设於主壳体5内。
转向接头8连接於副壳体6与充气筒7的轴杆21间,其包含一第一块体27及一第二块体28,两块体27、28上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凹槽29及凸条30,以及相对应的枢孔31、32,两块体27、28可相互嵌接并以一销杆33穿伸枢接,由此,第二块体28可以该销杆33为支点相对於第一块体27枢摆;此外,第一块体27一端缘34焊接於副壳体6内壁面适当处,第二块体28上与该凸条30相远离的一端则设有一可用来与充气筒7的轴杆21相螺接的螺孔35,由此即可将副壳体6与充气筒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柏州,未经陈柏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拆卸装置
- 下一篇:直联式无级调节制冷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