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力式管道爆破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2597.2 | 申请日: | 200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163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祥炜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F16K31/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黄首一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力 管道 爆破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管线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流体长途输送管线的管道爆破泄漏时能自动关闭管线的保护装置。
已有的管道爆破保护装置有气液联动紧急截断系统,利用多个阀门和储能罐,将爆破引起的压力降信号,经多级传递、转换、放大,形成足够大的推力,推动液力驱动装置,驱动球阀截断流道。这种管道爆破保护系统的结构复杂,压力降信号传递线路长,必须借助于储能罐等外加力才能实现管线的关闭保护。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管道爆破泄漏时利用管线中的流体对管线进行自力武关闭控制的自力式管道爆破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利用管道爆破泄漏时流体管线中流体流速急剧变化的特点,采用在流道中设置感流器,感测流速的急变,和将流体引入与主阀杆相连的控制缸以控制主阀来实现其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力式管道爆破保护器(参见附图),包含有能与流体管(3)连通的阀体(2)和与阀体中的主阀芯相联的主阀杆(4)的主阀(1)及其控制器,该控制器有液力活塞武的控制缸(5)和感流器(15),上述控制缸的控制活塞(6)连接的控制杆(7)与主阀杆传动相联、控制缸的缸口有控制阀,上述感流器与流道相通、有感流管(16)和经阀座(18)连通的控流管(17)、感流管中有与阀座呈启闭配合的阀芯(19)及其复位弹簧(20)、感流管与流体管的流道相通、控流管与控制缸连通。
上述的感流器(15)可以设置在主阀芯(21)中,感流器的控流管(17)沿轴线贯穿管形的主阀杆(4)。
上述的主阀(1)上端可以连接有将控流管(17)与控制缸(5)连通的储压缸(26),在储压缸中有气囊(27)。
上述的感流管(16)治流体管(3)的流线设置,并可以与控流管(17)连接呈T字形。
上述的控制缸(5)的缸口的控制阀可以是反向阻尼阀(23、24)、或电磁阀(13)、或手控阀。
上述的控制缸(5)的控制杆(7)与主阀(1)的主阀杆(4)可以至齿轮齿条传动联接。
上述的主阀可以是外力式阀门,如球阀、阐板阀、蝶阀、调节阀、梭式调节阀、截止阀、梭式截止阀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使其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感流器、和控制缸结构,利用管道爆破故障,流体泄漏导致流体管中流体的流速急剧变化而在感流器的感流管两端产生动能差,传至感流器中的感流管,推动阀芯,使呈常闭状态的阀芯与阀座转成开启状态,流体从感流管经阀座、控流管进入控制缸,推动控制活塞,经控制杆、主阀杆传动而关闭主阀,关闭管线,从而保护管线、防止大量流体泄漏损失;当感流管两端动能平衡时,阀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阀芯与阀座复位呈关闭状态,在故障排除后控制缸复位,传动主阀复位,从而实现对主阀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流体动能自力控制主阀关闭保护流体管线的优点;特别是由于感流器能接受主阀前方和后方的流体动能变化而具有双向感测和无须人为操作的优点。
二、本实用新型的将感流器设置在主阀的主阀芯的流道中的一体式结构,具有整体体积小,便于在管道上安装的优点。储压缸中的气囊结构,在流体经储压缸进入控制缸的前段时间流体动能较大时储蓄压能,在主阀关闭尾段时间,流体动能较小时释放压能,具有主阀关闭可靠的优点。
三、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缸缸口的电磁阀结构,能在自力武的基础上实现远程控制。控制缸缸口的手控阀结构,能在通过感流器和控制缸自力武关闭主阀后,采用人为方式开启手控阀,使主阀和控制缸复位。
四、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缸缸口的反向阻尼阀结构,具有延时作用,以保持主阀的当前状态。即可保持主阀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五、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缸的控制杆与主阀杆呈齿轮齿条传动联接,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力式管道爆破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并显示感流器呈开启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自力武管道爆破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并显示感流器呈关闭状态,主阀呈工作状态。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力式管道爆破保护器,如附图l所示。由主阀和控制器构成。其中的控制器由控制缸、感流器等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祥炜,未经曾祥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