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面式油水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2305.8 | 申请日: | 200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曹继全;徐伟昌;李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汉源外贸食品厂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25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面 油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确切说是一种能自动控制油、水界面,而有效地分离油水混合液体的装置。
用于油水分离的装置有各种形式,其中中国失效专利88206858提供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可以分离不同比重且互不相溶液体的油水分离设备,名称为“含油液体的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处理废乳化液。若用作处理油水分离,只需应用该装置中的油液分离罐。这个分离罐是一个类似瓶状的容器,上部为瓶颈状,下部为瓶体状,在容器的瓶颈部位分别外装有排油管和排水管,在容器的瓶体部位外装有油水混合液注入管,各管均装有阀门。对于油水分离,该罐在结构上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提供一个稳定静止的油水界面。为促成连续地油水液体分离,就必须能有效地控制排油管、排水管和混合液注入管中液体的流量,使油水界面在排油管位置处保持动态静止,因而要增加控制设备投资,也产生了控制技术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油液分离罐结构上的弱点,为用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方便,不需要动力及其它控制机构就能自动控制油、水液面而使油水分离效果更好的液面式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液面式油水分离器,由上为截头圆锥下为半球形容器构成,在该容器的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排油管安装口和排水管安装口,前者接装有排油管,后者接装有排水管,在容器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混合液注入管安装口,接装注入管,在容器底部设置有排渣管安装口接装有排渣管,其基本特征在于:排油管通过其安装口插入容器内,并竖直向上的固定于容器细颈锥部位,排油管端部装有漏斗形排油管口,排水管通过其安装口插入容器内并竖直向下伸入容器的底部,而排水管顶端的出口,低于排油管口一个Δ的距离。该距离由油水重量比决定,在油水重量比为2∶400情况下,Δ可取20-30mm。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器,采用上述形状容器,是因为其截面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会使浮于水面上的油层厚度随水位升高而变厚,有利于排油管排油。为防止排水管虹吸,设置断虹桶,控制水面位置不变,因而油液面的高度也保持不变,多余的富集油经排油管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失效专利88206858提供的油液分离罐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装设流量控制装置来调控排油管、排水管和注入管中流体的流量,使油水界面保持动态静止。本实用新型由于排水管插入容器内,其顶端出口距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决了容器内水位的稳定高度,而多余的分离水则由水管底部进口至上端出口排出,因而自动实现了油、水液面的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油水分离效果好等突出优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其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液面式油水分离器容器,2为排水管安装口,3为液面计安装口,4为排油管安装口,5为混合液注入管安装口,6为排水管,7为排油管,8为漏斗状排油管口,9为断虹桶,10为排渣管,11为液面计,12为混合液注入管,13为排水管顶端出口,14为排渣管安装口,15、16、17为阀门,Δ为排油管口高于排水管顶端出口的距离。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分离花椒芳香油水混合液的液面式油水分离器:
分离器容器1的形状为底部呈半球,其上为截头圆锥;截头圆部分的上口径为40mm,下口径为450mm;高为1.2米,容器1的容积为0.19立方米,在分离器容器1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油管安装口4,并安装排油管7;排水管安装口2,并安装排水管6;在容器的下部位设置有注入管安装口5,并装有注入管12;在容器球形体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接口14,并安装有排渣管10;排油管7通过安装口4插入容器内,并竖直向上固定于容器细颈锥部位,排油管端部装有漏斗形排油管口8,排水管6通过安装口2插入容器内并竖直向下伸入容器的球底部位,排水管6顶端出口13低于排油管口8的距离Δ为25mm,来自螺旋干式蒸馏器上腔的花椒芳香油水混合蒸汽,从其出口进入冷凝器,经过冷却粗过滤变成油水混合液,通过注入管12进入油水分离器1。由于花椒芳香油与水的比重比为0.836∶1,因此,来自冷凝器的油水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器容器1下部,在比重差作用下,油往上浮,水在下沉,随着水位升高油层由于容器形状而逐渐升高变厚,当水位到达排水管6的顶端出口13的位置后不再升高,多余的水经出口排出,水面位置保持不变。富集的油层愈来愈厚,超过排油管口8位置的油层,经排油管7出口排出。由于保持了油、水液面的相对高度,从而实现了油水分离的自动化生产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汉源外贸食品厂,未经四川省汉源外贸食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前轮驱动的自行车
- 下一篇:新型信息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