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射式消磁消弧避雷针无效
申请号: | 00222167.5 | 申请日: | 200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3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玉章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消磁 避雷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确切说是涉及一种由接闪器、反射体和专用下引线等组件构成的能有效地抑制雷电感应、减小破坏力,特别是能有效地消除雷电感应和地电位反击对电子设备破坏的一种专用避雷针。
目前,传统的避雷针无法解决间接雷害——电磁感应和地电位反击对电子设备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抑制雷电感应、减小破坏力,特别是能有效地消除雷电感应和地电位反击对电子设备破坏的一种专用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反射式消磁消弧避雷针,由接闪器、反射体、吸波装置,无感抑制浪涌电流装置,下引线、专用屏蔽电缆及接地装置等组件构成。反射体为金属抛物面体,在其抛物面底部轴心位置装有罩壳,将吸波装置和无感抑制浪涌电流装置装在其中,罩壳顶装有接闪器,由下引线将其与抑制浪涌电流装置串联,并与下引的专用屏蔽电缆相连接直通接地装置,罩壳中的吸波装置位于抑制浪涌电流装置之上,它是由导磁材料如硅钢制成的内径为45-60cm,外径为60-75cm,高为20-40cm的空心园柱体,接闪器的下引线穿过吸波装置的柱形空芯,直接串接到抑制浪涌电流装置上。具有金属抛物面形状的反射体,可以有效地反射接闪器雷电火花产生的电磁感应,而吸波装置的导磁体可以将电磁感应有效地转换成涡流,由阻抗于小5Ω的电阻元件构成的抑制浪涌电流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雷电磁感应产生的峰值电流,这种组合体则大大地降低了雷电感应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破坏力。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在于:具有抛物面型金属反射体,通过接闪器下引线串联有装在该反射体抛物面轴心线上的无感抑制浪涌电流装置,以及位于接闪器下方和无感抑制浪涌电流装置上方、并套装在该下引线上的吸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降低雷电磁感应对电子设备的破坏力,为避雷和避雷工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雷性能优良的避雷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铁路、化工、石油、航空、银行、广播电视、医院等国家防雷规范规定的一、二类建筑和设施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纵剖面图
图中标记:1为接闪器,2为罩壳,3为吸波装置,4为无感抑制浪涌电流装置,5为抛物面金属反射体,6为下引线,7为专用屏蔽电缆。
实施例:
接闪器:材料为不锈钢,长度100cm;
吸波装置:硅钢中空园柱,高30cm,内径52cm,外径67cm;
无感抑制浪涌电流装置:阻抗≤5Ω;
抛物面金属反射体:材料为铝合金,抛物面口径1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玉章,未经郭玉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2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显象管新型内磁屏蔽结构
- 下一篇:手持式动力振动筛稻谷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