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耐腐衬塑泵无效
申请号: | 00221753.8 | 申请日: | 200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峰;吴伯明;章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F04D29/0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蔡凤苞 |
地址: | 214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耐腐衬塑泵 | ||
实用新型是关于对防腐衬塑泵的改进,尤其涉及提高衬里塑料与泵体的连接牢度。
人们为解决泵的防腐问题,一种较经济有效的做法是在金属泵壳内衬里防腐塑料材料。然而由于塑料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遇到热胀冷缩等原因,内衬塑料易发生变形而与金属泵壳分离,造成内衬塑料与泵壳的分离导致脱落,影响防腐泵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内衬塑料与金属基体的连接牢度,有人提出在泵壳、泵盖内壁轴向、径向加工夹角为60度的浅沟,从而达到增强衬里塑料与金属泵壳的附着力,提高两者的连接牢度。但由于泵体内腔形状较为复杂,倾斜沟槽加工较为困难,而且不易达到在泵体内壁面均匀分布,容易造成浅沟分布不均匀,加之内衬塑料一般流动性较差,倾斜沟槽塑料不易充盈满,尤其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衬里,因而不能达到有效铆接效果,所以整体连接附着牢度仍不够理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内衬塑料与泵体连接附着牢度大,不易脱落,且加工制作较为简便的耐腐衬塑泵。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金属泵体的衬塑内侧,间隔加工有盲孔或沉孔,在模压衬塑时通过热融,使衬里塑料伸入盲孔或沉孔中,从而使衬塑部分嵌入金属壳体形成类似铆接,达到提高衬里塑料与泵壳的附着连接牢度,有效防止了内衬塑料的脱落。具体说,实用新型耐腐衬塑泵,包括金属泵体和内衬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说泵体衬塑内侧分布有众多盲孔或沉孔,使内衬塑料部分嵌入壳体形成铆接。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及优点。
图1为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显示沉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B处放大显示盲孔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参见附图,在需衬塑的金属泵壳1过流内侧面相间均布加工有与孔位面大致垂直的盲孔或沉孔2,将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填后,加热加压模压形成10-25mm的衬塑层3。不仅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附着在泵体和泵盖内壁,而且在有盲孔或沉孔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嵌入其中,形成类似铆接,从而增强了内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泵体的附着连接牢度。
实用新型衬塑连接盲孔或沉孔,还可用沟或槽代替;衬塑还可以是其它工程塑料等等。
实用新型由于在衬塑泵体衬塑面均匀加工有连接盲孔或沉孔,不仅可提高内衬塑料与泵体的连接牢度,而且加工容易,更适合内衬面为异型体的衬塑。直孔不仅易于加工,而且更易于内衬塑料的嵌入,尤其适合流动性差的塑料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衬里。实用新型衬塑泵由于衬塑层在泵体衬里面形成类似铆接,增加了衬里塑料与泵体的拉接,有效减小内衬塑料变形量,使塑料层牢固地粘附在泵壳上,使之更适合于使用温度变化较大场合。实用新型方式还可用于其他物体的衬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未经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充填物的手脚两用组合式哑铃
- 下一篇:辊式卷板机卷锥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