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密封口胶带无效
| 申请号: | 00221612.4 | 申请日: | 200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0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赖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泳翰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51/06 | 分类号: | B65B51/06;B65D5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密 封口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用封口胶带,尤其是指一种包装用保密封口胶带。
现有的封口胶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轻易地从被贴处拆封,并不留痕迹的贴回原处,其中一种方法为冷却处理式,亦即利用喷雾式干冰令贴附于被贴处之胶带粘着剂,降湿至形成固体之状态,而达几乎完全失去接着力之程度,于是胶带便可轻易的且无痕迹被拆封,当沿原来之封线贴回,粘着剂在常湿下则又恢复正常的粘性胶带状态;另一种方法为加热处理式,亦即利用热风(如吹风机之热风)将胶带吹热,令粘着剂之温度高于常温,达软化且接近液态时,胶带便可轻易地被拆封,此时粘着剂虽一部分留在胶带薄膜,一部分留在被贴处,但当沿原来之封线贴回,亦不会留下被人查觉之痕迹。因此,现有胶带保密功能差,甚至没有保密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被包装之物增加保密性的包装用保密封口胶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包装用保密封口胶带,由基材薄膜1和粘着剂层2组成,在基材薄膜1与粘着剂层2之间设有标记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由于在粘着剂层与基材薄膜之间有标记,因此,一旦被使用胶带被揭离被粘贴物时,标记会留于被贴物上,从而被察觉密封物被拆封,提高了密封的保密性。
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离型剂层,使标记与基材薄膜之间的剥离力只有15克/吋2,而粘着剂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剥离力达到了100克/吋2,因此,当本实用新型被贴在封口处时,一旦被揭起,标记便会很容易地留在被封物的封口处,这样,当在封口处重新贴回原胶带时因无法与原基材薄膜位置相吻合,而被察觉被封物已被拆封,故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保密性能。
③驳离缝的采用,可以更有效地保证标记与基材薄膜相剥离并使标记留在被封物的封口上,从而更有利于被封物的保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包装用保密封口胶带,由基材薄膜1和粘着剂层2组成,在基材薄膜1与粘着剂层2之间设有标记3,在标记3与基材薄膜1之间设有离型剂层31,标记3为密集型排列。粘着剂可以是油性胶层、水性胶层、热熔胶层或是压克力层,离型剂层可以是硅油层,在位于标记3边缘位置的粘着剂层2上设有驳离缝,在本实施例中,驳离缝21为刻画缝,粘着剂层2为油墨粘着剂层,标记3为油墨标记,且标记油墨与油墨粘着层颜色相同,标记3为文字标记,也可以是图案标记,标记3还可由图案与文字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泳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泳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1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