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网膜裂孔辅助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0548.3 | 申请日: | 200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之梓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裂孔 辅助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是指一种视网膜裂孔辅助定位器。
目前,眼科临床实践中,常使用眼底镜来确定视网膜裂孔的位置,由于较弱的直接眼底镜的光线难以为视网膜裂孔及其周围环境提供良好的对比度;大量的混浊的视网膜下液增加了脱离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的距离,严重减少了脉络膜的红色反光的强度,增加了定位裂孔的难度;玻璃体混浊时常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首要并发症,混浊严重增加了投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散射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术中视网膜裂孔的定位准确率低,因而降低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视网膜裂孔定位准确率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视网膜裂孔辅助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查找视网膜裂孔位置的视网膜裂孔辅助定位器,红色光发生器1、光纤2和镊钳3组成,光纤2的光输入端连于红光色光发生器1,光纤2的光输出端设在镊钳3的镊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需要专门培训,其成本也很低廉。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光纤将红色光线投射到眼内,使裂孔区的红色光线与脱离视网膜的灰白反光产生强烈对比,从而提高了对比度,增加了裂孔定位的准确率。
②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光纤的光输出端设在镊柄的末端,这就使光输出端能够靠近眼球,从而能够提高红色光线的强度,有助于提高视网膜裂孔的定位准确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局部A放大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查找视网膜裂孔位置的视网膜裂孔辅助定位器,由红色光发生器1、光纤2和镊钳3组成,红色光发生器1可以采用红色光发生器,光纤2的光输入端连于红色光发生器1,光纤2的光输出端设在镊钳3的镊柄上,在本实施例中,光纤2的光输出端设在镊钳3之镊柄的末端,光纤2的光输入端通过光纤连接器4与红色光发生器1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