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釜底通氯氯气均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0456.8 | 申请日: | 200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7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兆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兆金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F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志京 |
地址: | 226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釜底通氯 氯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中的搅拌及分散设备,是一种向氯化反应釜中加氯气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使加入氯化反应釜中的氯气均布的装置。
化工生产中的氯化反应工艺工程中要求通氯的器材高度耐腐蚀,氯气能尽可能地均匀扩散,以便氯化反应能高效优质地进行。但传统的通氯管都无法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致使氯气不能充分利用,尾气排放量大,氯化过程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工艺装置维修工作量大,从而影响了生产成本甚至是一些高价值产品的开发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价格适宜、通氯效果显著、产率高的釜底通氯氯气均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釜底通氯氯气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反应釜底部的氯气鼓泡均布组件,反应釜外的通氯管经鼓泡管与反应釜内相通,鼓泡管位于反应釜下的底通装置主体中,底通装置主体经放料阀与放料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氯气鼓泡均布组件采用圆盘式鼓泡组件,或采用多孔管式鼓泡组件。通氯管及底通装置主体采用钢衬四氟结构。通氯管及底通装置主体外还可根据某些氯化工艺要求加有加热等的夹套。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合理、安装检修方便、使用寿命长、通氯效果显著、氯耗低、产率高、经济效益明显。彻底消除了釜底物料难以接触到氯气泡的死角;大量的气泡使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氯化效果;装、拆、检修方便。本装置可在温度≤250℃,压力≤1.6MPa的条件下长期工作,工作寿命≥2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釜底通氯氯气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釜底通氯氯气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该例中,在氯化反应釜1内底部有一个氯气鼓泡均布组件,氯气鼓泡均布组件采用圆盘式鼓泡组件2,氯化反应釜1外的通氯管3经鼓泡管4与反应釜1内相通,鼓泡管4位于反应釜1下的底通装置主体5中,底通装置主体5经放料阀6与放料管7相通。通氯管3及底通装置主体5采用钢衬四氟结构。氯气经通氯管3和鼓泡管4进入圆盘式鼓泡组件2,被分散成无数直径Φ3mm的气泡,与物料充分接触进行氯化反应。通氯管3及底通装置主体5外还可加有夹套,以适合特殊情况下,如釜内产品低温易结块时,可利用蒸气或热油通过夹套进行加热保温,以保证放料畅通。上述结构的装置,适用于物料为纯液体,或以液体为主,拌有10%以下的微细固体粉末料时。此时,反应釜1内可不必进行机械搅拌,圆盘式鼓泡组件2采用四氟压制。
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该例可适用于物料比较粘稠,或固态物比例较大,工艺要求需进行机械性搅拌混合时。其也是在氯化反应釜1底部有一个氯气鼓泡均布组件,但采用的是多孔管式鼓泡组件(管)21;氯化反应釜1外的通氯管3也经多孔管式鼓泡管21与反应釜1内相通,多孔管式鼓泡管21位于反应釜1下的底通装置主体5中,底通装置主体5经放料阀6与放料管相通。通氯管3及底通装置主体5采用钢衬四氟结构。使用时,氯气也是经通氯管3和多孔管式鼓泡管21进入反应釜1内,并由多孔管式鼓泡管21分散成无数直径Φ3mm的气泡,与物料充分接触进行氯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兆金,未经潘兆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向裁割控制爆破装置
- 下一篇:窑炉用的从动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