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装式防溢漏喷雾泵无效
申请号: | 00220328.6 | 申请日: | 200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辉 |
主分类号: | B05B11/02 | 分类号: | B05B11/02;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装 式防溢漏 喷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泵,主要用于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的上装式防溢漏喷雾泵。
现有该类型喷雾泵大多采用单活塞,单密封(也有采用压差无密封结构),泵体部件从螺盖下部装入的结构。该泵的最大缺点是泵体部件在工作时可能下滑,单活塞泵出液量少,不易实现分级喷雾,单密封泵在工作时容易造成溢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泵体上装式结构克服泵体下滑问题的上装式防溢漏喷雾泵。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上装式防溢漏喷雾泵,包括喷头、喷嘴、螺盖、活塞、弹簧,其特征是泵体9上端部凸台与螺盖6内孔台阶相配合,形成轴向限位;泵体9内的主柱5下外环与泵体9上内孔相配合,副柱7中径外环与泵体9中内孔相配合,副柱7下端外环与泵体9下内孔相配合;锁盖4内孔下锥圆与主柱下锥圆密封,主柱5下内锥圆与副柱7上锥圆密封,密封球11位于泵体9下端,泵体9内孔下端与副柱7外径下端密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装式结构,泵体在工作时不会下滑;采用三道活塞,实现了无级喷雾,喷雾量大;采用三道密封装置,保证了无溢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锁盖4、主柱5、副柱7、定位针8、泵体9、弹簧10、密封球11组装成的泵体部件总成,从螺盖6上部装入,由于泵体9装入螺盖6内孔时、其端部直径大于螺盖6内孔,形成了轴向限位,保证了泵体部件总成在工作时不再下滑。本喷雾泵采用三道活塞副结构:即主柱5的下外环与泵体9的上内孔相配合形成第一道活塞副;副柱7中径外环与泵体9的中内孔相配合形成第二道活塞副;副柱7下端外环与泵体9的下内孔下端内环形成第三道活塞副。本喷雾泵采用三道密封结构:即锁盖4内孔的下锥圆与主柱5的下锥圆形成锥度密封环;主柱5的下内锥圆与副柱7的上锥圆形成第二道密封环;泵体9内孔的下端与副柱7外径的下端以及密封球11相结合形成第三道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喷雾泵旋在瓶上,取下透明盖1,下压喷头3,推动三道活塞使泵体内空气通过泵体9中下段排气孔排出。在弹簧10的推动下,三道活塞上行,泵体9内的密封球11打开,瓶内的液体吸入泵体9内,当三道活塞再次下行时,则泵体9下端的密封球11将泵体9内的液体封死,迫使泵体9内的液体通过副柱7上端二侧小孔进入主柱5内孔,通过喷头3上的喷嘴2射出形成伞状雾粒展开。
当再次下压喷头3时,瓶外空气则从主柱5上端与锁盖4内径上端的间隙进入泵体9,再从泵体9上端二侧的进气孔进入瓶内,使空气得到补充,如此循环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辉,未经周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金属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套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