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直径钻孔用钻杆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0286.7 | 申请日: | 200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郝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家宏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钻孔 钻杆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与基础施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钻孔使用的钻杆的连接装置。
大直径桩孔成孔是钻孔灌注桩基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钻杆联接传递扭矩或拉压力的方法成孔时使用的钻杆联接方式有三种,即螺旋式、发兰式和插接式。
螺旋式的优点是加工简单、密封好、拧卸方便;缺点是当空内阻力较大时,会出现难以卸扣的现象,使卸扣机械受损,此外,螺旋式不能反转,所以螺旋式在大直径钻杆联接中采用的较少。
发兰式是由发兰联接并传递轴向力,定位销或凹凸块与螺栓共同传递扭矩,利用螺栓与螺母的锁紧力传递轴向力,其优点是发兰体加工简单,密封可靠;缺点是联接螺栓需特制,成本高、消耗大,螺栓数量多,不易拧卸,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者极不情愿采用,发兰式已属淘汰类型。
插接式有六方花键轴式和齿轮式两种,齿轮式和六方花键轴式都是利用内、外齿或套与轴的根部和端面传递轴向力,利用内、外齿的啮合或多边形的套与轴的结合传递扭矩,利用另设的一种多头螺纹式的锁紧帽锁紧,利用卡块式插销定位来传递轴向力,其优点是:联接方便,工作效率高,缺点是加工复杂,制造成本高,密封性差,卡销容易脱落,工作可靠性差,容易造成钻杆脱落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嵌卡在发兰上的卡销同时传递扭矩和轴向拉力的结构简单、装卸方便的大直径钻孔用钻杆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直径钻孔用钻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发兰分别与上、下钻杆固连,上、下发兰盘面边沿的对应部位处至少对称于圆心设置两处凹部,卡销的销身部位嵌入上述凹部内,卡销上有卡口,相互贴合在一起的上、下发兰盘面的位于上述卡口内,卡销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限制卡销彼此径向分离的卡销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上、下发兰盘面边沿的对应部位处至少对称于圆心设置两处凹部,卡销的销身部位嵌入上述凹部内,即卡销嵌卡在发兰上,由卡销与发兰配合来传递扭矩和轴向拉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齿轮式结构中复杂的内、外齿的加工及其卡销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卡销夹安装在卡销上设置的定位孔中,可有效防止卡销彼此径向分离,确保上、下发兰彼此靠接在一起并完成扭矩和轴向拉力的传递,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卸方便的优点,特别适于大直径钻孔用钻杆连接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发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卡销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8是卡销前后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上、下发兰30、90分别与上、下钻杆10、100固连,上、下发兰30、90盘面边沿的对应部位至少对称于圆心设置两处相同形状的凹部31、91,参见图3、4,卡销40的销身部位43嵌入上述凹部31内,卡销40上有卡口42,相互贴合在一起的上、下发兰30、90盘面的位于上述卡口42内,卡销40上设有定位孔41,参见图7、8,定位孔41内设有可防止卡销40彼此径向分离的卡销夹20。
如图3、4所示,上、下发兰30、90的上下端面设有与上、下钻杆10、100嵌配的凹凸形,上、下发兰30、90的结合部位的内孔处设有导正密封环70,参见图1、2,导正密封环70与上、下发兰30、90两者之一固连。
如图4所示,上、下发兰30、90上所设的凹部31为内小外大的扇形,卡销40为一弧形板件,参见图7、8,其中部两侧开有内凹的部位,其中部构成可嵌入上、下发兰30、90上所设的扇形凹部31内的销身部位43,内凹的上下部位之间构成卡口42,定位孔41位于卡销40的外侧弧形板面上且其轴芯与上、下发30、90及上、下钻杆10、100的轴芯平行。
如图5、6所示,卡销夹20大致为一U形,其底部中段为与钻杆的圆周相符的半圆形,其端头设有供开口销50固定的孔。
图1中,导正密封环70与上发兰30固连,导正密封环70的外壁与下发兰90之间设有Y形密封圈60,导正密封环70的下端面与下发兰90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家宏,未经郝家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