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翅管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0040.6 | 申请日: | 200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8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忠华 |
主分类号: | F28F1/30 | 分类号: | F28F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志京 |
地址: | 226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翅管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技术领域中的热交换设备,是一种热交换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带翅的换热管的热交换器。
国内外大型汽轮或水轮发电机、大功率高中低柴油机等动力装置,通常采用密闭式循环通风,动力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由冷却介质带出,经冷却后再使介质温度降低到规定的数值以下,然后再进入动力机管系,继续带出热量。冷却器形式上常采用“气-水”、“油-水”和“氰-水”交换实现冷却。这些装置的冷却元件有管式和片式,其中,管子有圆管、扁管和肋管等,片式有绕簧式、挤片式、绕片式、套片式等。这些现有的热交换器采用的换热管,均存在一些缺点:如绕簧有间隙,挤肋有限,叠片有间隙又废料,上述元件还有间接传热的缺陷,由此造成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较低,工作性能差。多年来,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无非是为了提高元件的热交换面积,而元件的热力性能直接关系到动力机的体积、布局和总成设计的紧凑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动力机的设计性能。高效能空气冷却器对电力、船舶、机车的设计、特别是潜艇的设计将提供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热交换性能优异、又节省材料的针翅管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针翅管热交换器,有热交换器主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主体中装有换热管,换热管采用针翅换热管,针翅换热管外表面有与主体连为一体的针状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针翅换热管的针状翅为在换热管外表面均匀有规律排布的针状单元,并在换热管外表面成三维螺旋形排列。针翅换热管的针状翅宽度和厚度之比≤2∶1。针翅换热管有光整的内孔。针翅换热管的针状翅与管状主体外表面上的切线的夹角为50-9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有下管板,在下管板下方为接管,在下管板上装有纵向排列的若干针翅换热管,在针翅换热管的上方装有上管板,在针翅换热管的两侧为侧板。由此构成采用针翅换热管的表冷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有壳体,壳体两端分别为前后端盖,壳体内两端分别装有管板,管板间装有若干针翅换热管。由此构成采用针翅换热管的空调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有进出水端盖和尾端盖,在进出水端盖和尾端盖之间为侧板,在侧板和端盖间装有针翅换热管。由此构成采用针翅换热管的中冷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合理、直接传热、传热面积大、肋化系数大、热交换性能好、使热交换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优化,并可节约材料。可适用于一切进行热交换或加热、冷却的设备和场所,适用于各种动力机、柴油机、发电机等动力装置及热交换设备。对提高热交换器的设计性能,特别是对优化动力机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针翅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翅管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针翅管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针翅管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1、图2共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一种针翅换热管。在图中,针翅换热管1有光整的内孔2,针翅换热管1外表面有与主体连为一体的针状翅3。针翅换热管1的针状翅3为在换热管1外表面均匀有规律排布的针状单元,并在换热管1外表面成三维螺旋形排列。针状翅3宽度和厚度之比≤2∶1(或其他合适比值)。肋化系数2-9。针状翅3与管状主体1外表面上的切线的夹角为50-90°(或其他合适数值)。
图3、图4共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例为一个采用针翅换热管的表冷器。在该例中,有一个热交换器主体,热交换器主体有下管板22,在下管板22下方为接管23,在下管板22上装有纵向排列的若干针翅换热管1,在针翅换热管1的上方装有上管板24,在针翅换热管1的两侧为侧板25。
图5、图6共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该例为一个采用针翅换热管的空调冷凝器。在该例中,有一个热交换器主体,热交换器主体有壳体32,壳体32两端分别为前、后端盖33、34,壳体32内两端分别装有管板35、36,管板35、36间装有若干针翅换热管1。壳体32及端盖上还有防蚀螺塞37、螺栓38、放泄螺塞39、30、垫片40等,壳体32内还装有隔板31等。
图7、图8共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例为一个采用针翅换热管的中冷器。在该例中,有一个热交换器主体,热交换器主体有进出水端盖41和尾端盖42,在进出水端盖41和尾端盖42之间为侧板43,在侧板43和端盖41、42中装有管板44,在管板44上装有针翅换热管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忠华,未经顾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0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