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抛丸机无效
申请号: | 00219932.7 | 申请日: | 200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剑 |
主分类号: | B24C3/00 | 分类号: | B24C3/00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茵 |
地址: | 2241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抛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抛丸机,它特别适用于铸件清砂、金属件表面除锈、强化表面等工作。
现有抛丸机品种很多,其中Q3110抛丸机主要适用于铸件清砂、金属件表面除锈、表面强化等工作。该机型自六十年代投放市场以来,结构基本无大改进,存在如下主要缺陷;一、故障多,维修频繁。该机型筒体内各处间隙较大,小东西掉进构架内经常造成卡机、损坏提升斗或提升板变形,进入定向套内就会损坏更多的零件;托轮磨损、滚筒移位、提升板变形都会造成提升板或提升斗与构架磨损而停机。二、叶轮中心部位零件、抛出口座等易损件太多,必须经常调换,生产成本高。三、结构复杂,相互牵制,维修十分费力。如构架内卡住了,需要揭开大罩,而大罩连着分离器导入管,又牵着除尘器;如果要调换抛出口座,则等于拆开整个机器。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不足,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损件少的、耐用性强的滚筒抛丸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滚筒抛丸机由滚筒、提升、抛头、除尘、构架五部分组成,滚筒部分活动连接在构架上,提升部分、抛头部分分别固定在构架上。其中提升部分采用提升机,提升机进料口正对于滚筒部分出料口,出料口连接于抛头部分,除尘部分连接在提升机上。抛头部分包括护罩、衬板、衬盖、叶片、叶轮、喷丸管、压圈,衬板设置在护罩内,叶轮、叶片设置在衬板内,喷丸管插在叶轮中心,它通过压圈固定在护罩上,衬盖垫衬在喷丸管顶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提升机提升丸子,省去了锥体板、提升板、提升斗,缩短了叶轮与滚筒的距离,因此省去了抛出口座这个最易磨损、最难更换的部件,同时也使滚筒抛丸机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简单,易于维修;又由于提升机可将丸子提升到一定高度,利用高低落差的冲力冲出定向的管口,直接进入叶片的表面,因此省去了叶轮中心部位的许多易损零件。由于易损件的减少,使整机耐用性大为提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丸管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滚筒抛丸机由滚筒、提升、抛头、除尘、构架五部分组成。其中滚筒主要包括筒体8、筒体护板7、筒体大门、大门护板,筒体护板7为整体式,由钢板卷成圆筒和圆锥体焊接而成。滚筒部分活动连接在构架上1。提升部分采用提升机11,提升机11进料口正对于滚筒部分出料口,提升机11固定在构架1上,它的提升高度大于等于2米。抛头部分包括护罩2、衬板4、衬盖3、叶片6、叶轮5、喷丸管13、压圈15,衬板4设置在护罩2内,叶轮5和叶片6组装后设置在衬板4内,喷丸管13插在叶轮5中心,它通过压圈15固定在护罩2上,衬盖3垫衬在喷丸管13顶端。喷丸管13呈弧形弯曲,一端敞口,一端封闭,在封闭端的管壁上,开设喷丸口14。提升机11出料口通过落丸管9与抛头部分的喷丸管13连接。抛头部分固定在构架1上。除尘部分12包含有两个吸尘口,其中之一连接在提升机的上端,分离器10的对过,另一个连接在构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剑,未经黄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9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