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系统电源模块无效
申请号: | 00218511.3 | 申请日: | 200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2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陶敬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鸿电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2 | 分类号: | H02M3/22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宝根,金丽琍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电源模块 | ||
本实新型涉及一种作为电力自动化设备二次电源的电力系统电源模块。
目前,由于分立式电源使用传统工艺、器件,使之功率密度、寿命有很大局限,对于电力行业所要求的高可靠、长寿命的条件,客观上很难完全满足,现有的普通模块电源大多专用于通讯领域,其使用条件不能完全符合电力行业的特殊要求,电力自动化设备组合电源中,规格最集中的电源为四组输出:分别为5V、±15(12)V、24V,其中24V电源与其他回路要求隔离,且隔离电压≥2KV,对此,现有技术只能采用组合多模块方式来满足使用要求,这样使产品体积增大,安装复杂,使生产成本随之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功率密度,体积小、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能满足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电力系统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它是在由滤波回路、单片开关电源三端器件、取样隔离、高频变压器、整流滤波回路及正负三端稳压器所组成,并分别置有V1=5V、V2=15(+12V)、V3=-15V(-12V)三组输出回路的电力系统电源模,其特点是,基于高频变压器绕组采用片状线圈结构,绕组原副边、副边回路间采用隔离板和绝缘骨架隔离而在同一模块上增设一组隔离电压≥2KV的V4=24V的输出回路。
由于高频变压器即隔离变压器采用印刷电路工艺即绕组采用片状线圈结构,在绕组原副边、副边回路采用隔离板和绝缘骨隔离,这就解决了组合电源相互隔离的难题,这就使得在同一小型的模块板上增设隔离电压≥2KV的24V输出回路才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同一模块上有四组电源输出回路,体积小、相应的成本低、寿命长、能满足电力行业日益增长的市场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书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为高频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块插脚布置图;
由图1所示,电力系统电源模块,它是由滤波回路、单片开关电源三端器件、取样隔离、高频变压器、整流滤波回路及正负三端稳压器所组成,由图2所示,高频变压器即隔离变压器采用片状线圈结构,图上,1为V4=24V的原边绕组,2为24V的副边回路,它采用绝缘骨架5隔离,3为V1、V2、V3的副边回路,它们之间由绝缘隔离板4隔离。采用了这样高频变压器,才能在同一块模块上置有隔离电压≥2KV的24V电源输出回路。为了提高功率密度,需要克服耐热和绝缘等级的要求,尽可能降低发热器件与散热器之间的热阻,对此采用先进的铝基复铜板作绝缘散热,所有发热器件都直接焊接在铜箔上。为保证耐压等级要求,原边与地之间、原副边间,副边回路间在体积受限制情况下,作了优化设计,如图3所示四组电源输出回路V1、V2、V3、V4其相应的脚位为5、6,9、8,7、8,10、11,其5~9每相邻脚位及10、11的脚位尺寸为5±0.1mm,9与10脚位之间尺寸为10.6+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鸿电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鸿电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8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窗滑轮
- 下一篇:电话卡陈列展示销售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