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的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17695.5 | 申请日: | 200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添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财福 |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电路板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系指一种连接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的连接器。
目前的移动电话9通常在其壳体91预设有橡胶按压开关911、912,藉由其按压操作连动电路板92预设的两个相距适当距离的触控开关921、922(DIP SWITCH)以供使用者控制其音量大小(参考图1)。经查该两触控开关921、922不但成本高,且其所占面积较大。由于须直接按压操控,因此两个触控开关921、922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距离以利于壳体91的两个橡胶按压开关911、912的选择操作,如此一来相对占用电路板92较大的体积,这对力求轻薄短小的移动电路(或个人资料处理器PDA等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而言,造成业者运用上的困扰。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连接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的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的连接器,其特是该连接器包括有:若干端子,各端子系各具有焊接部、定位部以及接触部,该焊接部可供与母电路板焊接固定,而该焊接部的一侧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定位部,该定位部的两侧形成插片可对应嵌插入连接器壳体预设的嵌槽,且该定位部的上方并向侧边弯折形成倾斜适当角度的接触部,该接触部与定位部连接处形成弯弧部位,且该接触部的下方则向内弯折形成一接近九十度的折面,进而可藉该接触部与子电路板的导电部位(金手指)接触导通;一连接器壳体,开设有若干容置槽,且每个容置槽两侧具有嵌槽以供各端子的定位部的两侧的插片对应嵌插,而该各容置槽系与连接器壳体的上壁面内部上方预设的凹槽以及前壁面预设槽孔连通,令各端子的接触部的本体与其折面恰可伸出该槽孔适当距离,且亦令接触部的弯弧部位大致位于该前述上壁面的凹槽内并相距适当间隙,当接触部受接触压力而向内位移时即可藉该凹槽的限位作用;另外该连接器壳体的下壁面亦各具有连通容置槽贯穿槽孔,以方便于前述接触端子的焊接部直接与前述母电路板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连接器的体积小,不须占用母电路板太多的空间,可配合目前移动电路(或个人资料处理器PDA等消费性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2)可取代一般设置于母电路板的高成本的触控开关(DIP SWITCH)。(3)该连接器的壳体乃塑胶射出大量生产,而各端子亦可自动化连续生产,不但组配方便且成本相对亦较低。
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图1是一般移动电话的部份构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的连接器,乃适用于移动电话、个人资料处理器PDA等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该连接器(A)乃包括有:
若干端子1,在本实施例图2中料带10未折断,其中各端子1各具有焊接部11、定位部12以及接触部13,藉该焊接部11可供与母电路板3(另参考图7)焊接固定,而该焊接部11的一侧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定位部12,该定位部12的两侧形成插片121可对应嵌插入连接器壳体2预设的嵌槽211,且该定位部12的上方并向侧边弯折形成倾斜适当角度的接触部13,该接触部13与定位部12连接处则形成弯弧部位131,且该接触部13的下方则向内弯折形成一接近九十度的折面132,进而可藉该接触部13与子电路板4的导电部位41(金手指)接触导通;
一连接器壳体2,系开设有若干容置槽21,且每个容置槽21两侧具有嵌槽211以供各端子1的定位部12的两侧的插片121对应嵌插,而该各容置槽21系与连接器壳体2的上壁面22内部上方预设的凹槽221(参考图4)以及前壁面20预设槽孔201连通,令各端子1的接触部13的本体130与其折面132恰可伸出该槽孔201适当距离,且亦令接触部13的弯弧部位131大致位于该前述上壁面22的凹槽221内并相距适当间隙,当接触部13受接触压力而向内位移时即可藉该凹槽221的限位作用;另外该连接器壳体2的下壁面24亦各具有连通容置槽21贯穿槽孔241以方便于前述接触端子1的焊接部11直接与前述母电路板3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财福,未经陈财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7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