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17274.7 | 申请日: | 200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9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俊锋 |
| 主分类号: | B44B11/00 | 分类号: | B44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美工刀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工刀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
重力美工刀这种简易切割的利器,可说是专业压克力招牌及美工装潢等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之一,举凡切割美耐明木板或压克力板等坚硬的板类,而在如此切割的环境之下,刀片的磨损是相当的快速,因此,在工作中常需要更换刀片,使工作方能继续进行,请参阅图1所示,系习用重力美工刀的立体图,其刀壳本体11是由二相对片壳体13、15通过螺丝21锁固所组装而成的,内部组设有定位推部17及刀片19,若需要更换刀片19时,先用起子把螺丝21旋开,使二相对片壳体13、15得以分解,才能进行更换刀片19的动作。更换完毕之后,同样的,再用起子把螺丝21旋紧,使二相对片壳体13、15加以锁固,而在切割工作中如此频繁更换刀片,习用重力美工的设计并未注重更换刀片时,需起子配合使用才可完成拆装及更换的动作,以及更换程序时间上太过于冗长,不但麻烦且不合乎工作时效要求,若没有起子在身边时,对此习用设计的重力美工刀就无法解决更换刀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同时具有双重或单一更换刀片的结构,可直接达到快速更换刀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二相对片壳体所组成的刀壳,二相对片壳体相对边缘的适当处各设有滑槽及断续性的卡制槽,定位推部及刀片组设于其中,其特点是:其中一片壳体内侧前端设置有一擎制块;在其另一片壳体边缘的适当处设有一与滑槽平行的槽道,定位推部设有一能于槽道中滑移的滑柱,滑槽后末端穿透于片壳体外形成一镂孔,槽道中有一可将定位推部往上掀露于刀壳外的轴点。该擎制块略呈圆弧状;该定位推部前端具有一圆弧角;该定位推部略呈片体状,在顶缘适当处设有卡片,刀片上具有相对形状的卡槽,套于卡片中;该定位推部上设有一推块;该轴点位于槽道后末端略为朝上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更换刀片时,无需使用起子拆装刀壳,即可直接达到快速更换刀片的目的。
2、承第1项所述,快速更换刀片,合乎工作效率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举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习用重力美工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片壳体部分前端动作示意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力美工刀的改进结构,其主要包括有刀壳本体10,内部组设有定位推部16及刀片18,其中:
刀壳本体10,由二相对片壳体12、14以螺丝44锁固所组成,其外观形状最好是符合人体手部工学,也即是以人体手部握拿工作时最为轻松,二相对片壳体12、14相对边缘的适当处各设有滑槽20,及断续性的卡制槽22,其中一片壳体12内侧前端设置有擎制块24,擎制块24略呈圆弧状;
二相对片壳体12、14滑槽20后末端穿透在片壳体12、14外而形成镂孔40,另与滑槽20平行,在其中一片壳体12边缘的适当处设有槽道38;
定位推部16,略呈片体状,在顶缘适当处设有卡片26,使刀片18上具有相对形状的卡槽34恰套于卡片26中,而受定位推部16所嵌制,另在顶缘适当处相对设有凸片28,定位推部16组设在刀壳本体10中,凸片28恰位于片壳体12、14滑槽20中,定位推部16末端缘呈T字状30,T字状30上则设有推块32,以利按压推动定位推部16沿滑槽20滑移后,使T字状30卡在卡制槽22之中而定位住,定位推部16前端具有圆弧角36;
与片壳体12槽道38的相对位置,在定位推部16上设有滑柱42,定位推部16滑移,滑柱42能在槽道38中滑移;
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元件特性,其动作示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俊锋,未经何俊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7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