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无效
| 申请号: | 00217217.8 | 申请日: | 2000-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4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荣;刘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荣 |
| 主分类号: | B23G1/36 | 分类号: | B23G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浦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志良 |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面 二次 包络 蜗杆 磨削 旋转 摆式 专用 双磨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蜗杆齿面磨削专用磨头,特别是公开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属操作技术大类中金属磨削设备。
一种适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石油、化工、橡胶、船舶及建筑机械等重载减速的减速器,其减速器的蜗杆齿面设计成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蜗杆传动史上,我国发明创造的第四代最完备,最先进、最合理、最科学的蜗杆传动,它实现了蜗杆与蜗轮的多齿啮合,具优越的啮合性能,使啮合齿面间达到理想的油楔效应和挤压效应的分布状态。考虑到承受重负载,因此蜗杆齿面采用淬硬后无畸变的精确磨削,齿面硬度大、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已有技术的磨头,由于磨削蜗杆两侧齿面,根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形设计时所需的砂轮平面倾角β进行调整,db为蜗杆设计,旋转一β角后的平面砂轮,必须调整到与之圆周相切的主基圆,而倾角β的调整相当繁锁和复杂,磨削一件蜗杆齿面,磨头需要调整5次,形成调整次数多,综合误差大,且易出差错,出错后很难发觉,废品多,加工效率低,提高蜗杆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的旋转、摇摆式专用双磨头,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倾角β调整精确,减少安装调整次数,提高蜗杆齿面的磨削精度和磨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已有技术的磨头它是由磨头、平面砂轮、电机、支座和送进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a):设置在半蜗轮箱(7)内的蜗杆副,其蜗轮为半蜗轮(10),在半蜗轮(10)的两端面上各设置一平面磨头(8),在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上,各分布一平面向外的平面砂轮(11),半蜗轮(10)的回转轴线既垂直相交于两个平面磨头(8)的回转轴线,又重合于两个平面砂轮(11)的平面,由此以半蜗轮轴线为基体,构成了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空间刚体,当蜗杆带动半蜗轮(10)旋转时,这个两平面垂直相交的空间刚体,也随半蜗轮轴线的回转面旋转,b):半蜗轮(10)的回转角度,是依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齿形设计时所需的砂轮平面倾角β而给定的,对β的调整精度,是由设在平行于平面磨头(8)回转轴线上的正弦规尺(9)加以控制,c):在半蜗轮箱的下方设有下转盘滑板(2),滑板两侧的平面导轨与半蜗轮箱内的蜗杆轴线平行,在滑板下端的定位肩的对称180°的位置上,设有两个定位圆柱梯形槽用螺栓(6),该螺栓置于磨头底座(1)对称180°的梯形槽内,当磨削另一侧蜗杆齿面时,只需取下该螺栓,将滑板(2)相对于磨头底座(1)旋转180°,紧固后,再行调整β即可磨削另一侧蜗杆螺旋齿面。在半蜗轮(10)的回转轴上,设有砂轮修正器,经该修正器修整的砂轮平面,始终保持与半蜗轮轴线垂直重合,如果把平面砂轮的平面压缩为一直线,此直线即为半蜗轮的回转轴线,砂轮修正器直线移动轴设有密封圈,双磨头的下转盘滑板(2)与下滑座(3)间设有进给丝缸(5)。下面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蜗杆齿面磨削的平面砂轮工作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中,(1)磨头底座,(2)下转盘滑板,(3)下滑座,(4)定位平键,(5)进给丝缸,(6)螺栓,(7)半蜗轮箱,(8)平面磨头,(9)正弦规尺,(10)半蜗轮,(11)平面砂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荣,未经刘晓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7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接式防水灯座
- 下一篇:多级自动补偿连续可调张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