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16855.3 | 申请日: | 200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的插头连接器。
对接电连接器为了方便组装及定位,多于其对接端设置引导装置,而当今的电连接器体积日趋小型化,故其引导装置的体积及强度也难以提高。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前案如美国第5,967,856号专利,该等电连接器为了达成与对接电连接器的便捷组装及迅速定位,于其对接端设置有引导装置。如图1所示,该现有电连接器1′包括壳体10′、本体20′、设置于本体20′内的端子通道(未图示)内的大量端子30′及自壳体10′后端延伸的线缆40′,本体20′的对接面21′两侧缘一体成型有两引导柱22′,其沿电连接器1′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的对接方向延伸,用以引导电连接器1′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的插接。
所述引导柱22′虽可引导电连接器1′与对接电连接器的插接,然而引导柱22′由塑胶材料制成,所以其强度太小。对接时,这种引导柱22′极易折断而无法达成预定的定位及引导功能,或因其长期使用后过度磨损而使定位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方便与对接电连接器连接的引导柱,且引导柱的强度较大不易损坏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较佳之遮蔽效果。
依据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包括具收容空间的下座体、与下座体对应设置的上盖体、设置于下座体的收容空间内的本体及金属壳体,其中本体包括绝缘壳体及设置于其所开设的大量端子通道内的弹性端子。上述下座体具有两侧缘,该两侧缘前端均凸设有引导柱,以利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相结合,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对应上述引导柱位置具有围设于引导柱外的护持部,通过其设置可增强引导柱的强度,使引导柱不易折损。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可稳固结合,并可增强其电磁屏蔽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情形的立体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本体、上金属壳体、卡扣片及下座体的组装示意图。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下座体10、收容于下座体10两相对侧缘11所形成的收容空间12内的本体40、围设于本体40外围的上、下金属壳体51、52、收容于下座体10的侧缘11所开设的收容槽111内的卡扣片30、线缆60及与下座体10对应设置的上盖体20,其中下座体10略呈矩形构造,其两侧缘11上沿电连接器1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的对接方向向前延伸有引导柱13,上述收容槽111是贯穿至该引导柱13前端。请配合参阅图5,线缆60卡扣于下座体10所开设的下凹槽14内,并向电连接器1的后方延伸,一横梁15跨置于线缆60,与下座体10上的卡扣槽151相配合而将线缆60稳固定位。该下座体10于卡扣槽151与收容槽111的间位置处形成有干涉部16,而两侧缘11的间则设置有一抵接板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运动轨迹高效节能筛
- 下一篇:塑料合金弯头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