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险废物输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16384.5 | 申请日: | 2000-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戴民华;方伟;钱德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安企业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峻峰 |
| 地址: | 2015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废物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险废物输送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将危险废物,特别是半固态的危险废物送入水泥回转窑进行处理的输送装置。
所谓危险废物,是指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法规,鉴别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化学反应进行性等性质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能造成危险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合理处理,对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造福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目前对危险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
1.作为乡镇企业烧制砖瓦等的燃料。
2.送入焚烧炉焚烧处理,这些焚烧炉大多是小型的,而且存在技术落后、管理不严以及收费高等现象。
3.在海滩、荒野等处就地焚烧或填埋。
上述的各种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危险废物处理要求,而且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国外工业化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水泥回转窑来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水泥回转窑燃烧温度高,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长,又处在负压状态下运行,工况稳定。大量有害物质在窑内被降解,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规定,而且不向外排出废渣。同时,这种处理过程与水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处理成本较低,因此是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处理方式。
能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的危险废物可来源于化工、制药、汽车、机械等各行各业,按物理形态可分成液态、固态和半固态。液态废料可以用泵来传送,固态废料可以用传统的固体物料输送机械(如提升机、传送带、喷料管等)来传送。而一些半固态的废料(如废矿物油、树脂或纤维粘胶物等)则不能用以上办法来传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危险废物,特别是半固态的危险废物送入水泥回转窑进行处理的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危险废物送入水泥回转窑进行处理的输送装置,该装置的外形和功能类似于战场上的大炮,具体地说,包括:一用于贮存压缩气体的炮身;一通过闪发装置连接于所述炮身的炮管,该炮管内形成有炮膛,在炮管上还设有一用于装填危险废物的装料口以及一用于使装料口打开或关闭的炮栓;一用于支承所述炮身和炮管的炮架;以及一由若干个电控气动元件组成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点是:
在所述闪发装置与炮管之间还设有一集流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炮身充气的阀、用于控制炮弹上膛的阀、用于控制发射的阀、连接在这些阀之间的气体管道、以及用于控制各阀动作的控制电路。
采用这种“窑炮”型的废物输送装置,其优点是对废物的适应性强,只要用一定规格的容器将废物进行包装后就能将其发射到窑内进行处理,因而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用传统的泵送或机械运送的方式送入水泥窑的危险废物,例如树脂或纤维粘胶物。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危险废物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危险废物输送装置10的外形和功能类似于战场上的大炮,由于它是专门用于将危险废物发射入水泥回转窑,为方便起见,在下文中我们将称之为“窑炮”,而且它的各组成部件也用相应的名称来表示。
窑炮10主要由炮身1、炮管6和炮架7这三大部分组成。炮身1实际上是一个贮有压缩空气的压力容器,它通过闪发装置2和集流装置3联系于炮管6中的炮膛4。炮身1和炮管6支承在炮架7上,通过调节炮架7,就能调整窑炮的发射角度。在炮管6上还设有一炮栓5,该炮栓是一个气缸致动机构,利用它可以使填料口9上的盖板打开或关闭,从而能装填废物“炮弹”。所谓“炮弹”是由容器包装的废料,容器可以是普通的塑料瓶或编织袋,废物可以是固态、液态和半固态的,最好是那些不适于用传统的泵送或机械传送方式输送的半固态废物,例如树脂或纤维粘胶物。
图1中的标号8表示由一系列电控气动元件组成的控制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控制窑炮10的全部动作过程,包括炮身充气(贮能)、炮弹上膛、发射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安企业总公司,未经上海万安企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端子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遮篷式边三轮摩托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