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剥离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16285.7 | 申请日: | 2000-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顺涨;刘于惠;孙爱华;范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振英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剥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特别是耳鼻咽喉科手术中使用的剥离器。
在外科,尤其是耳鼻咽喉科手术中,经常需进行软组织剥离。目前,进行软组织剥离的器械为剥离子和剥离刀,通常由刀头、刀杆和刀把组成。使用中,医生手握刀把,推动刀头移动进行软组织剥离,其不足之处是:医生的手感差、使用不灵活、软组织损伤较大,特别在进行深部组织剥离时,损伤尤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离器,以提高医生的手感,减少软组织损伤,提高手术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剥离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套端,剥离端和指套端连成一可套入手指的空心体,剥离端位于前顶端,在指套端的顶部腹侧开有一孔,以增强医生的手感。使用中,剥离器套在医生的食指上,依靠食指的移动,直接进行软组织剥离。
上述的剥离端的端顶处开有刃口,并略向下弯曲,长度为3-5mm;上述指套端的长度为25-30mm,套口孔径略大于食指,其腹侧开有一孔的直径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由于是一个指套式的结构,可随医生食指的移动来剥离软组织,既增强了医生的手感度,使医生剥离的准确性可大大提高,以减轻软组织的损伤,又提高了手术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并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按图1所示,剥离端1和指套端2连成一可套入食指的空心体。剥离端1位于指套端2的前顶端,其端顶处略向下弯曲,可开有刃口或不开刃口,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在指套端2的顶端腹侧开有一孔4,以增强医生的手感。指套端2的套口3,孔径略大于食指。为适应手指粗细的不同,本剥离器可制成大、中、小三种规格,并采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