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16214.8 | 申请日: | 200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6 | 分类号: | G06K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电子卡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一种可分别收容二电子记忆卡的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
随着笔记本型电脑蓬勃的发展,人们对电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插接式电子卡被应用于扩充电脑记忆体、增加其输入/输出功能及插接硬盘等周边设备以增进电脑的功能,使得电子卡连接器也成为连接电脑与电子卡必需的连接器,业界现行广为采用的电子卡及供其插接用的电子卡连接器,大都是符合个人电脑记忆卡国际协会(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PCMCIA)制定的标准。
现有双层电子卡连接器的构造可参阅美国专利第5,490,791、5,591,047、5,38 3,789号及台湾专利第8211048号等案。这些现有专利中所揭示的双层电子卡连接器具有上、下叠置的金属框架,且二框架通过单独设置的扣件达成相互间的组合固定。但是,二金属框架的结合虽可借这些扣件达成固定,然而对于零组件极多的电子卡连接器来说,这些扣件的设置显然更进一步使电子卡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化,既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也不利于该电子卡连接器的组装制程的简化,从而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及产能。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且可提高产能的电子卡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包括呈上、下层叠设置的二连接器基体、遮覆于连接器基体上且延伸相当长度的金属壳体及退卡机构,其中金属壳体包括大致呈凵形的上、下框架,每一框架至少具有一主遮蔽板及设于主遮蔽板相对两侧缘的组接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框架的一侧组接板设有延伸部及包覆部,而另一框架的对应组接板则相应设有折弯部以与前述延伸部及包覆部形成干涉配合,从而提供上、下框架的组接定位,且组接板的折弯部末端设有与主遮蔽板平行的导接板,可在上、下两层电子卡插入时起导引作用。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框架的组接板包括第一及第二组接板,其中第一组接板设有具适当长度的延伸部,且该延伸部末端设有与该延伸部垂直的包覆部,而第二组接板设有折弯部,上述导接板设置于该第二组接板折弯部的末端。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下框架包括第三及第四组接板,其中第三组接板类似于第二组接板而设有折弯部,且可与第一组接板相结合而固定上、下框架的一侧边,而第四组接板类似于第一组接板而设有延伸部及包覆部,可与第二组接板相结合而固定上、下框架的另一侧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上、下框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上、下框架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上、下框架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上、下框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上、下框架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上、下框架的立体剖视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双层式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二连接器基体10、金属壳体2及退卡机构11等构件。其中连接器基体10包括绝缘本体101及设置于绝缘本体101内部的若干导电端子102,以与插接的电子卡(未图示)构成电讯连接。金属壳体2包覆于连接器基体10的外侧,可提供收容电子卡的空间及电讯传输过程中的电磁遮蔽效果。退卡机构11则设置于金属壳体2的一侧边,以供退卡。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金属壳体2由上框架3及下框架4组成,且该上、下框架3、4可相互结合为一体,以形成收容电子卡的空间,并提供连接器基体10的电磁遮蔽作用。每一框架均设有主遮蔽板33、43及设于主遮蔽板两侧并垂直于主遮蔽板33、43延伸的组接板34、44。而且,上框架3的组接板34包括第一组接板35及第二组接板36,相应地,下框架4的组接板44包括第三组接板45及第四组接板46。上框架3与下框架4结合时,第一组接板35与第三组接板45结合,而第二组接板36则与第四组接板46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揉压发声物体的发音装置
- 下一篇:链条传动的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