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充气自动关闭报警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0215580.X | 申请日: | 200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强 |
主分类号: | B60C29/00 | 分类号: | B60C29/00;G01L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充气 自动 关闭 报警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充气开关,尤其是能根据不同轮胎规定气压充气,达到规定压力后不再往轮胎里充气,同时报警,轮胎压力超压后自动或手动放气。
目前,公知的轮胎充气开关是由开关和仪表组成,只能起开关和测量作用,一般充气开关不能针对各种轮胎内达到规定气压后不再往里充气,达到规定气压后不能报警,轮胎内气压超压后不能自动或手动放气,使用时不够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充气自动关闭报警开关,它不仅能控制气流、测量气压,而且能方便地根据轮胎规定气压,气充足后不再往里充气,同时报警,对超压能自动或手动放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壳体尾端装有进气管线接头,前端装有出气管线接头,中间装有活动手柄。活动手柄通过轴销、拉杆、调整螺母与壳体内活塞连接,活塞外面是活塞套,活塞套及活塞上都有气孔,当气孔重合时充气开关内通道打开,错开时内通道关闭。活塞前面是回位簧,回位簧另一端压在壳体前端的连接头上。活动手柄上面有一突起,开动活动手柄,突起打开放气开关,继续开动活动手柄,突起离开放气开关,放气开关关闭,活塞气孔与活塞套气孔重合,轮胎充气自动关闭报警开关内通道打开。放气开关前面有仪表孔,用来检测轮胎充气自动关闭报警开关腔道内压力,壳体上的定位销用来限定活动手柄的活动距离。活动手柄上的挂勾挂在挂勾销上时,可使活动手柄长期处于开的位置,壳体前有一可调压力开关,通过连接头密封圈与壳体连接。可调压力开关由压力开关壳体、旋钮、垫片、压力弹簧、阀心、螺盖组成。旋钮与压力开关壳体以丝扣连接,旋钮旋动时可改变压力弹簧对阀心的作用力,阀心的锥面与压力开关壳体侧口锥面接触密封。螺盖上标有旋钮所指示压力,气笛在压力开关壳体侧面。当轮胎充气自动关闭报警开关回位簧处腔道内压力大于压力开关内压力弹簧对阀心的作用力时,压力开关打开,高压气流通过气笛散失,不再进入轮胎,气笛鸣示,达到自动关闭报警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对超压轮胎自动或手动放气:可以在轮胎充气时,气足后自动关闭报警,采用机械元件,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轮胎充气自动关闭报警开关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1、旋钮2、螺盖3、压力开关壳体4、出气接头5、垫片
6、压力弹簧7、气笛8、阀心9、连接头10、密封圈
11、回位弹簧12、定位销13、轴销14、活动手柄15、挂勾
16、挂勾销17、仪表孔18、拉杆轴销19、突起20、放气开关
21、拉杆22、活塞23、调整螺母24、活塞气孔25、活塞套气孔
26、壳体27、进气接头
在图中,活动手柄(14)通过轴销(13)固定在壳体(26)中间位置。活动手柄(14)上面有突起(19),开动时突起(19)可打开放气开关(20),此时活塞气孔(24)与活塞套气孔(25)错开,壳体(26)内通道关闭,活塞(22)至出气接头(4)一端内通道放气。活动手柄(14)继续开动,突起(19)越过放气开关(20),放气开关(20)关闭,此时活动手柄(14)通过拉杆轴销(18)带动拉杆(21)使活塞(22)移动。调整螺母(23)调整活塞(22)与拉杆(21)的位置关系。当活塞气孔(24)与活塞套气孔(25)重合时,壳体(26)内通道开通,活动手柄(14)处于开的位置,其上面的挂勾(15)可挂在壳体(26)的挂勾销(16)上,使活动手柄(14)不回位。连接头(9)与密封圈(10)使壳体(26)与压力开关壳体(3)连接。旋钮(1)与压力开关壳体(3)以丝扣配合,与垫片(5)通过压力弹簧(6)与阀心(8)连接。阀心(8)的锥面与压力开关壳体(3)的锥面侧口接触密封,螺盖(2)在压力开关壳体(3)的上面,盖面上有刻度,标明旋钮(1)所需位置,同时限制旋钮(1)不能退出压力开关壳体(3)。当输出接头(4)通道内压力大于旋钮(1)所指螺盖(2)上面的压力度数时,阀心(8)与压力开关壳体(3)分离,高压气流从气笛(7)排出,气笛鸣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强,未经陈海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5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