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牵引机无效
申请号: | 00214981.8 | 申请日: | 200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胜;李孟志;别锋;梁立移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 |
主分类号: | B29C47/34 | 分类号: | B29C47/34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8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牵引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塑复合管或钢管加工成型的旋转牵引机。
目前,复合管加工制造所用的双链条履带式牵引机,只能进行直线牵引,对钢塑复合管的螺旋成形加工工艺则无能为力,直接影响此种钢塑复合管的加工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牵引机的不足和缺点,而提供一种可对钢塑复合管或钢管进行螺旋加工成型的旋转牵引机。
旋转牵引机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旋转牵引机,由固定在距形底座上的矩形支架,与旋转连接的框架及相互牵引转动的链条传动轮、链条、锥齿轮和传动轴组成,其特征是底座17、支架11、支架20呈矩形,支架11和支架20被固定在底座17上,支架20上安装大链轮1,支架11上安装大齿轮10,大链轮1的转轴穿过支架20与框架2的一端面固定,大齿轮10的转轴套在框架2的另一端面的轴上,两轮在同一轴线上,大齿轮10与小齿轮12啮合,小齿轮12通过齿轮轴13与锥齿轮14,链轮15相连,锥齿轮14与锥齿轮28啮合。锥齿轮28通过齿轮轴27固定在固定板29上的轴承座26上,与锥齿轮25相连,锥齿轮25与锥齿轮啮合。锥齿轮9与链轮8同轴,链轮15和链轮8的轴穿过固定板29通过万向接头与传动轴16和传动轴7相连;其两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万向接头与锥齿轮18、锥齿轮6相连;其两锥齿轮分别与锥齿轮19、锥齿轮3啮合。锥齿轮19、锥齿轮3分别与链轮21、链轮4是同轴,且固定在框架2上。链轮33、链轮32分别固定在框架2的另一端,四个链轮在同一个平面上。链条22、链条5分别将链轮33、链轮21、链轮32、链轮4链在一起。
链轮30、链轮23分别固定在固定板29上部的两边,与链轮15、链轮8在一个水平面上,且各自上下在一条水平线上。
链条31链于链轮14和链轮30上,链条24链于链轮9和链轮23上。
在大链轮1支架20、框架2、固定板29、大齿轮10和支架11的中心线上设有螺旋管的牵引圆孔。
通过大链轮的转动带动整个旋转牵引机转动和牵引部分的旋转自转动,完成钢塑复合管的旋转加工工艺。
该旋转牵引机与现有牵引机相比较其显著的特点是:
旋转牵引机能旋转牵引,而现有牵引机只能直线牵引。
旋转牵引机能完成钢塑复合管的旋转加工工艺,而现有牵引机不能完成钢塑复合管的旋转加工工艺。它们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为将旋转牵引机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方案深一步阐述:
图1是旋转牵引机的主视图
图2是旋转牵引机的A-A向剖视图
1-大链轮 2-框架 3-锥齿轮 4-牵引链轮 5-牵引链条
6-锥齿轮 7-传动轴 8-链轮 9-锥齿轮 10-大齿轮
11-支架 12-小齿轮 13-齿轮轴 14-锥齿轮 15-链轮
16-传动轴 17-底座 18-锥齿轮 19-锥齿轮 20-支架
21-牵引链轮 22-牵引链条23-链轮 24-链条 25-锥齿轮
26-轴承座 27-齿轮轴 28-锥齿轮 29-固定板 30-链轮
31-链条 32-牵引链轮33-牵引链轮
旋转牵引机的大链轮1转动,带动框架2转动。小齿轮12绕大齿轮10转动。小齿轮12通过齿轮28、锥齿轮25、锥齿轮9、链轮15、链轮8、传动轴16、传动轮7、锥齿轮18、锥齿轮6、锥齿轮19、锥齿轮3、牵引链轮21、牵引链四化建设4-起转动。牵引链轮21、牵引链轮4通过牵引链条22、牵引链条5带动牵引链轮33和牵引链轮32转动。被加工的钢塑复合管通框架端面的圆孔进入两牵引链条之间夹紧牵引。框架转动完成钢塑复合管未成型前的旋转加工。
在链轮15、链轮8转动时通过链条31和链条24带动链轮30和链轮23转动,完成钢塑复合管旋转牵引加工过程。
该旋转牵引机的研制成功,为油田生产钢塑复合管创造了基本条件,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油田多种经营和原油生产做出很大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未经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4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双工位塑料吹瓶机
- 下一篇:CPU热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