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捆扎器无效
申请号: | 00213914.6 | 申请日: | 200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玉;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玉;张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捆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捆扎器,属于医疗用品。
目前,在临床上静脉取血、输血以及输液都是事先用一条橡胶管在患者的所需部位捆扎打结后,使其静脉血管充盈后方可进行穿刺。此种传统方式的穿刺形式不仅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且在捆扎时因没有量化指标,对于不同患者捆扎后静脉充盈效果完全不同而无法顺利穿刺,有时还会出现在捆扎打结部位的皮肤被扭曲损伤现象,再者,在穿刺成功后快速松结时,很容易因橡胶管的跳动而引起皮肤与针头的相对移位,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由此,长期以来给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静脉取血、输血及输液问题上带来了诸多烦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不足部分的,它操作简单、直观显示量化指标、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弹性带、涤纶搭链、标尺、尺库制作的静脉捆扎器,弹性带的左端与搭链尾的一端相接。弹性带的右端与搭链头的一端相接,尺库固定在弹性带的左端,标尺固定在弹性带的右端,标尺与尺库相配合。使用时,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观察捆扎时标尺与尺库的相对运动的不同标记,将其搭链头尾相接触锁住后,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静脉充盈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操作简单,减轻了医护人员繁琐的捆扎打结工作;二、直观显示量化指标,能够产生既不阻断动脉血流,又可完全阻断静脉回流的效果,对不同患者捆扎后静脉充盈效果较为理想;三、安全可靠,避免了患者因捆扎打结部位皮肤被扭曲损伤现象,杜绝了穿刺成功后快速松结时,因橡胶管的跳动而引起皮肤与针头的相对移位,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不同程度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说明书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静脉捆扎器,包括压脉带8、搭链头1、搭链尾7、弹性带2、标尽3及尺库4,弹性带2的左端与搭链尾7的一端相接,弹性带2的右端与搭链头1的一端相接,尺库4固定在弹性带2的左端,标尺3固定在弹性带2的右端,标尺3与尺库4相配合。尺库4上有一窗口5,标尺3上有定量标记并与尺库4上的窗口5相配合。
制作时,先选用弹性较好、拉伸均匀材料制作一条弹性带2,搭链头尾1、7选用现有的涤纶搭链制作。尺库4的未端和搭链尾正面的一端共同缝制在弹性带2的左端,同时尺库4与弹性带2通过小铆钉6进一步固定,标尺3的未端和搭链头1背面的一端共同缝制在弹性带2的右端,并将标尺3首端插入尺库4首端口内,标尺3上印有不同颜色的定量标记。搭链头1和搭链尾7相互配合,可以任意打开、闭合。
使用时,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状况,观察在捆扎患者静脉时因弹性带2的拉伸产生的尺库4与标尺3的相对位移,标尺3上的不同定量标记则出现在尺库4的窗口5上,医护人员可及时将搭链头尾1、7相接触锁住,即可产生比较理想的静脉充盈效果,从而实现定量压脉的目的。穿刺成功后,将搭链头1一揭即可使其与搭链尾7分离,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玉;张海燕,未经张立玉;张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