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机外桶盖无效
| 申请号: | 00213786.0 | 申请日: | 2000-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吕佩师;迟宗锐;华泽珍;文廷辉;郝兴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9/14 | 分类号: | D06F39/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邢雪红 | 
| 地址: | 2661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桶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盖体,尤其是用于无磨损式洗衣机的外桶盖。
做为无磨损式洗衣机,在洗涤时,电机带动波轮和内桶旋转,进而带动水流旋转,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水流沿着内、外桶之间上升,到达外桶盖时被其阻挡,然后下落至内桶,现有的外桶盖包括基体、外周边筋和内周边筋,其中外周边筋与外桶密封连接,外周边筋与基体下端面之间呈直角过渡,由内、外桶之间的水流上升到基体下端面后,再沿内周边筋下落至内桶,这种结构的外桶盖,水流到达外桶盖后由上至下自由洒落,不能形成促进洗涤效果的喷淋水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喷淋出水的外桶盖,以提高洗涤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基体、外周边筋和内周边筋,基体的下端面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出水水路,出水水路由内分水筋、外分水筋和外周边筋形成,其中内分水筋呈弧形,端点位于内周边筋处,外分水筋呈弧形,对应设置在内分水筋两侧,且分别与内周边筋和外周边筋相连。
出水水路的最佳数目为3~6个。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内、外桶之间上升的水流到达外桶盖后,在出水水路的作用下,以环幕喷淋的形式喷向内桶,增强了水流对衣物的冲洗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洗涤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参见附图,它包括基体1、外周边筋8和内周边筋6,在基体1的下端面11上均匀设置四个出水水路,出水水路由内分水筋5、外分水筋3、4和外周边筋8形成,其中内分水筋5呈弧形,端点位于内周边筋6处,外分水筋3、4呈弧形,对应设置在内分水筋5两侧,且分别与内周边筋6和外周边筋8相连;相邻出水水路的外分水筋在内周边筋处相连;内、外分水筋3、4、5与基体下端面11之间呈直角过渡;内分水筋5与内周边筋6等高,外分水筋3、4靠近内周边筋6的部分与内周边筋等高,靠近外周边筋8的部分逐渐增高。这种结构的外桶盖,使得出水水路内的水流与其他部位的水流分开,上升到出水水路内的水流,只能在该水路的作用下,通过内周边筋向内桶喷出,形成喷淋效果,外分水筋外高内低,有利于水流向内桶喷出。
外周边筋8与基体下端面11之间呈弧形圆滑过渡,图1中R处,也可以是斜面过渡;内周边筋6与基体下端面之间呈弧形过渡,见图1中R’处,也可以是斜面过渡;这样不同于现有外桶盖中的直角过渡,从而有利于冲向外桶盖的水流改变方向沿外桶盖向内桶喷出,减少了水流换向的阻力。
基体上端面12由里向外下凹,在基体上端面的外边缘设置一圈挡水筋2和一个溢水口7,这样,当水位高于外桶盖时,水溢出外桶盖经溢水口排出,从而保证水不会流到外桶底部的电器部件上,避免了电器部件的腐蚀;同时,由内桶飞溅出来的水,在挡水筋的作用下,由基体上端面流入溢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环保型日光温室
- 下一篇:快速解冻的电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