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无效
| 申请号: | 00213623.6 | 申请日: | 200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方亚生;项道才;陈焕运;陈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武装部 |
| 主分类号: | F41J7/00 | 分类号: | F41J7/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迟承柏 |
| 地址: | 26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弹射击 自动 起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军事训练中使用的实弹射击靶的结构的改进。
目前,在军事训练中,一般采用人工起伏靶,即在实弹射击的目标区的地面以下,挖一人多深的靶壕,负责起伏靶的人蹲在靶壕内,当举起靶后,进行射击,然后将靶收进靶壕,再举,再射击,再收。这种人工起伏靶不利于一定距离之外的指挥员的遥控指挥,而且不安全。在本实用新型设计完成之前尚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靶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使用,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靶有销售,也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靶在文献中有记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不需挖靶壕,蹲靶壕,靠人工举、收靶,便于在一定距离之外的指挥员的遥控指挥,这种自动起伏靶相当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有线式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
它是由靶面,电机,减速器,挡块和控制电路组成的,靶面起伏指令信号通过导线连接到串口转换模块MAX232或ICL232的13脚上,串口转换模块MAX232或ICL232的12脚与CPU51系列单片机的RXD相连,经过处理后,信号送到P1.0口和P1.1口,由TLP512系列光耦隔离,放大后驱动JQX-13F继电器,然后分别连接到两部电机上,采用双电机同步工作,控制电机实现正反转,带动机械传动机构实现靶面起伏,当到站立位置时,挡块触动限位开关,CPU检测到JLXK1-411检测电路的站立限位信号,发出停转指令,站立停止数秒(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定)后,CPU发出反转指令,电机反转,在倒下位置时触动倒下限位开关,CPU检测到JLXK1-411检测电路的倒下限位信号后,发出指令让电机断电,靶面停在躺下位置,完成一次起伏。
2.无线式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
它是由靶面,电机,减速器,挡块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无线接收模块4脚与51系列单片机CPU的RXD相连,当接收到靶面起伏指令信号后,无线接收模块将信号传送到CPU,经过处理后,信号送到P1.0口和P1.1口,由TLP512系列光耦隔离,放大后驱动JQX-13F继电器,然后连接到单电机或分别连接到两部电机上,采用单电机或双电机同步工作,控制电机实现正反转,带动机械传动机构实现靶面起伏,当到站立位置时,挡块触动限位开关,CPU检测到JLXK1-411检测电路的站立限位信号,发出停转指令,站立停止数秒(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定)后,CPU发出反转指令,电机反转,在倒下位置时触动倒下限位开关,CPU检测到JLXK1-411检测电路的倒下限位信号后,发出指令让电机断电,靶面停在躺下位置,完成一次起伏。
在上述两种形式的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中,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与固定靶面是刚性连接,挡块固定在底座上,防止靶面过冲。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作用和积极效果;
无论对于有线式还是对于无线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不需挖靶壕,蹲靶壕,靠人工举、收靶,就能自动将靶举起和放下,便于在一定距离之外的指挥员的遥控指挥,这种自动起伏靶相当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有线式)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无线式)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的固定靶面与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在图中,CPU为51系列单片机,串口转换模块为MAX232或ICL232,光耦为TLP512系列,检测限位开关为JLXK1-411,监测电路为74LS04或74LS14,控制继电器为JQX-13F,无线接收模块为JF821C。
对于有线式实弹射击自动起伏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武装部,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武装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