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水隔离浆体输送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13072.6 | 申请日: | 2000-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海亭 |
| 主分类号: | B65G53/40 | 分类号: | B65G53/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隔离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浆状物料的输送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立式水隔离浆体输送器。
浆体输送器广泛用于黑色及有色金属矿山、电厂、铝厂、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主要用来输送尾矿、精矿、泥浆、铝土矿、赤矿、灰浆等介质。目前的浆体输送器主要存在混浆和浆体中漂浮物易进入输送器的隔离罐内,造成输送器的水泵、水阀、逆止阀等磨损较大,影响使用寿命。究其原因,主要是输送器的喂料器出口与回水管出口高差较大,和喂料器结构不太合理所造成的。还存在进水管内压力波动较大,造成水泵水压不稳和易损坏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喂料器中的空气、漂浮物不随着浆体进入隔离罐,隔离罐内不出现混浆现象,能有效提高整机使用寿命的立式水隔离浆体输送器;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泵水压稳定,水泵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能耗小的立式水隔离浆体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这种立式水隔离浆体输送器,由水泵1、水阀2、浮球3、隔离罐4、喂料器5、逆止阀6、进浆管7、蓄水容器8、出浆管9、进水管10和回水管11组成,其特殊之处是,喂料器5的断面为漏斗状,且该喂料器的细部断面面积是出浆管9断面面积的2-15倍,喂料器5的出口5-1与回水管11的出口11-1之间的高差H为-4~4m。
喂料器5的细部断面面积是出浆管9断面面积的4-10倍,喂料器5的出口5-1与回水管11的出口11-1之间的高差H为0-3m。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即在水泵1和水阀2之间设一个与它们相连的缓冲空气罐12。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喂料器5设计成断面为漏斗状,其细部的断面面积是出浆管的2-15倍,并且其出口端与回水管之间的高差H是-4~4米,使浆体在喂料器中的流动速度变慢,气体及浆体中的漂浮物不会被浆体带入该送料器的隔离罐内,首先防止了因浆体中气体的存在,导致的混浆现象,进而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转和水阀2的正常使用,其次防止了隔离罐内有漂浮物,产生隔离罐内的浮球卡球现象。当在水泵1和水阀2之间增设一个缓冲空气罐12后,能有效防止进水管内产生低压区,进而防止造成管内水回流,阻碍水泵1旋转或停转或反转,使水泵水压不稳,严重影响水泵使用寿命的现象,使本输送器能够用离心式水泵作为驱动泵,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低的特点。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1,参考图1。水泵1、进水管10、水阀2、浮球3、隔离罐4、逆止阀6、进浆管7、出浆管9、喂料器5、回水管11、蓄水容器8之间的联接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看出,断面为漏斗形的喂料器5的细部为圆筒状,其细部的断面面积是出浆管9断面面积的6倍,其出口5-1与回水管11的出口11-1之间的高差为3m,所用水泵1为离心式水泵,隔离罐4、浮球3、水阀2、逆止阀6均为3个。其它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工作原理是:先后开启左侧隔离罐、中间隔离罐对应水阀2的回水阀,关闭它们的进水阀,这时喂料器5内的浆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经出口5-1和进浆管7先后打开左侧隔离罐和中间隔离罐对应的逆止阀6中的进浆阀,浆体先后进入左侧隔离罐和中间隔离罐,浆体推动浮球3上移,当左侧隔离罐内的浆体灌满时,关闭水阀2的回水阀,同时打开水阀2的进水阀,逆止阀6的进浆阀自动关闭,出浆阀自动开启,水泵1产生的高压水经进水管10进入左侧隔离罐内,推动浮球3下压浆体,浆体经出浆管9排出。由于喂料器5细部的断面面积较大,浆体流动速度较慢,则在浆体内的空气能够逸出,漂浮物能够上移,防止了浆体将空气和漂浮物带入隔离罐而造成的混浆现象和影响排浆、进浆速度。其次,由于喂料器5的出口5-1与回水管11的出口11-1之间的高差仅为2米,压力差较小,浆体的势能小,进一步减慢了浆体的流动速度,使浆体在流动过程中气体逸出更多,而且在喂料器中的浆体流量较小或断流时,或液面降到喂料器的细部时,也不能将空气和漂浮物带入隔离罐,防止混浆和漂浮物进入隔离罐的效果更好。这样有效地防止了混浆液经回水管,进入蓄水容器8,经水泵返回到隔离罐内的现象,防止了混浆对水泵等的磨损破坏作用,使整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增长。中间、右侧隔离罐进、排浆的过程与以上过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海亭,未经郑海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3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节水坐便器
- 下一篇:预防地震灾害自动报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