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旋流低压喷燃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12241.3 | 申请日: | 2000-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6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荣贵 |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 |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金旗 |
| 地址: | 1140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旋流 低压 喷燃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旋流低压喷燃装置。
目前,各种燃油装置都是采用提高外部参数的办法来实现雾化的,尤其是火力发电站、化工行业、工业窑炉及大型加热设备等,都采用高压雾化供给方式,这种过高的供给压力所要求的安全系数很高,很难满足现场的要求,如果高压雾化效果不佳,燃油就不能充分燃烧,尤其在冷状态下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烟尘,既造成能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能利用各种低压气源做雾化介质的双旋流低压喷燃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双旋流低压喷燃器由喷头、壳体、后盖、进气管和进油管所组成,壳体内安有一个喷雾喉管,在沿该喉管的轴向中心线上有一个喷油孔,喷油孔的入口呈漏斗状,与进油管相连,连接处有一个旋流加速装置,喷雾喉管的前端呈碗口状,其底部与喷油孔相通,口部与壳体前部的混合室相通,喷雾喉管的外周表面有一圈凸缘,在凸缘上设有若干个与轴线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气孔,喷头安在壳体的前端,进气管接在壳体上,与喷雾喉管外的环腔相通,后盖固定在壳体的后端。
所述双旋流低压喷燃器的壳体分为前、后两部分,通过螺纹固定联接,并使喷雾喉管前部外周表面的凸缘固定在两者之间,喷雾喉管的后部与进油管固定联接;所述的旋流加速装置呈圆锥状,锥体上开有2-4个小孔,孔径为1-8mm,顺或逆时针方向倾斜35-80度角;所述喷头的顶部可以呈球面形突起状、球面形凹陷状、圆台状、凹凸状或开放状,喷孔呈圆周形等距离分布,其数量为3-30个,均为漏斗状,其孔径为1-10mm,喷孔沿轴向与轴线成15-120度张角,还可顺或逆时针方向倾斜15-80度角;所述的喷油孔孔径为1-10mm;所述喷雾喉管凸缘上的气孔的数量为3-12个,呈圆周形等距离分布,其孔径为1-5mm,气孔顺或逆时针方向倾斜35-80度角。
本实用新型利用旋流加速装置使燃料形成雾状,再在低压气流的作用下使之形成混合气体。该喷燃器能燃烧各种燃油,也可燃烧各种燃气,出力为20-2000kg/小时,可通过更换喷头来调节火焰形状,而且燃烧充分,无黑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油压、气压均在0.1-1.0兆帕范围内,使用安全,节能效果好,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益于环境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旋流低压喷燃器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旋流低压喷燃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面形突起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球面形凹陷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台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凹凸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放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从附图1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双旋流低压喷燃器主要由喷头1、外壳2、喷雾喉管4、后盖10、进油管7、进气管8和旋流加速装置6所组成。壳体2分为前、后两部分,两者通过螺纹固定联接,进气管8联接在壳体2的后部,与喷雾喉管4外的环腔相通,后盖10可通过螺纹或焊接固定在壳体的后端。喷雾喉管4前部外周表面的凸缘被卡在前、后壳体之间的螺纹槽内,后部通过螺纹或焊接与进油管7固定联接,在沿该喉管4的轴向中心线上有一个喷油孔11,喷油孔11的孔径为1-10mm,喷油孔11的入口呈漏斗状,与进油管7相联,喷雾喉管4的前部呈碗口状,其底部与喷油孔11相通,口部与壳体2的前部,也即混合室相通,在喷雾喉管4外周表面的凸缘上沿圆周等距离开设3-12个气孔3,气孔3的孔径为1-5mm,气孔3顺或逆时针方向倾斜35-80度角。在喷雾喉管4与进油管7之间固定有一个旋流加速装置6,该旋流加速装置6呈圆锥状,在锥体上开有2-4个小孔5,小孔5的孔径为1-8mm,顺或逆时针方向倾斜35-80度角。喷头1通过螺纹或焊接在壳体2的前端,在喷头1的前端呈圆周形等距离开有3-30个喷孔9,喷孔9的孔径为1-10mm,均为漏斗状,喷孔9沿轴向与轴线成15-120度张角,必要时还可顺或逆时针方向倾斜15-80度角。
该双旋流低压喷燃器工作时,燃油或燃气从进油管7经过旋流加速装置6,进入喷油孔11,再从碗口进入混合室,低压气体从进气管8进入壳体2后部的环腔,通过气孔3进入混合室,与燃油或燃气混合后,经喷孔9喷出燃烧。根据燃烧要求可选用不同的喷头1来改变火焰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端部呈球面形突起状的喷头(如附图2所示),有球面形凹陷状喷头(如附图3所示),有圆台状喷头(如附图4所示),有凹凸状喷头(如附图5所示),还有开放状喷头(如附图6所示),等等。喷头1上喷孔9的数量、孔径、张角度或倾斜角度,以及喷油孔11的孔径等都应根据各种燃油的粘度、温度及火焰要求等不同情况作相应增减,粘度越大,其数量和孔径尺寸要相应增大,角度则要相应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荣贵,未经周荣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2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