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全自动皮带涨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11931.5 | 申请日: | 200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萍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1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全自动 皮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输送设备的皮带涨紧装置,特别是一种液压全自动皮带涨紧装置。
目前,各类机械设备上输送部分的皮带工作一段时间后将会产生松动,影响工作效率,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更换新皮带,或者是人工调节主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浪费人力,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此人们又研制开发了全自动皮带涨紧器(ZL97223445.4),其由圆柱销、减速器、万向节、支承板、固定板、棘轮连轴器、连杆、摇臂、弹簧、弹力调整杆、弹簧座、螺母、支承杆、丝母、丝杆、轴承座、键、皮带轮、轴承、离合器操纵杆组装而成。固定板、支承板及减速器通过圆柱销以铰接形式连接在一起,支承板为矩形、中间开一个矩形槽,固定板安装在调整涨力的皮带传动设备上,做为整机的机架,减速器通过万向节,棘轮连轴器,丝杆及轴承座连接在固定板(机架)上,减速器可绕圆柱销转动,支承板通过连杆、丝母和丝杆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支承板以铰接方式连接弹力调整杆,弹力调整杆串过减速器,安装上弹簧、弹簧座及螺母,螺母可调。摇臂固定在减速器上,连杆一边固定在摇臂上,另一边固定在支承板上,操纵杆连在离合器上。该技术虽然解决了手工调节皮带,劳动强度高的问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造价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可替代手动调节,减轻劳动强度,适于各类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液压全自动皮带涨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液压全自动皮带涨紧装置,包括底座18及其右端通过销轴11铰接的活动梁7、活动梁7上端部通过轴14、轴承8安装的涨紧轮13、以及活动梁7中部和底座18左端之间通过销轴19和21分别铰接的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承机构由液压缸2和活塞杆1组成,并且液压缸2的底座和活塞杆1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21和19铰接于底座18和活动梁7上的耳环22和20上,其中,液压缸2通过出油管16与设置于涨紧轮13内的油泵3连通;如图1所示,所说的涨紧轮13为空心的,其内设有驱动油泵3,其传动轴上安装有大齿轮10,该大齿轮10与安装于轴14上且位于涨紧轮13内的小齿轮9啮合,其中,油泵3的进出油管15和16分别与设置于底座18上的油箱17上的组合阀4及其过滤器6和液压缸2连通,如图1所示。本技术适于野外、露天等恶劣条件下使用,可有效地消除雨、雪等不利因素对皮带传动产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另外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该种结构只是活动梁7不是像第一种结构的斜梁,它是将铰座上移一定高度后,通过轴11与活动梁7铰接,而支承部分的液压缸2和活塞杆1为垂直设置(第一种结构为斜向设置),相应的其它结构基本相同,如图4、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涨紧轮13接触输送设备的皮带,并随皮带运动而转动,通过轴14、小齿轮9和大齿轮10带动油泵3工作(油泵3是通过安装在与右侧轴承座8相连接的安装板12的内侧),油泵3通过出油管16把压力油打入液压缸2内,并将活塞杆1顶出,从而顶起活动梁7,使涨紧轮13对皮带涨紧。当超出额定涨紧力时,组合阀4中的限压阀打开,泄出多余压力,使涨紧力保持恒定,涨紧力的大小由由调整组合阀4中的限压阀来保证。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合理,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可通过自动补偿油来实现自动涨紧,并能保持涨紧力恒定,消除皮带不必要的磨损,使用寿命高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
图中1活塞杆、2液压缸、3油泵、4组合阀、5压力表、6过滤器、活动梁、8轴承座、9小齿轮、10大齿轮、11销轴、12连接板、13涨紧轮、14轴、15进油管、16出油管、17油箱、18底座、19销轴、20耳环、21销轴、22耳环。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液压全自动皮带涨紧装置,包括底座18及其右端通过销轴11铰接的活动梁7、活动梁7上端部通过轴14、轴承8安装的涨紧轮13、以及活动梁7中部和底座18左端之间通过销轴19和21分别铰接的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承机构由液压缸2和活塞杆1组成,并且液压缸2的底座和活塞杆1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21和19铰接于底座18和活动梁7上的耳环22和20上,其中,液压缸2通过出油管16与设置于涨紧轮13内的油泵3连通;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另外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该种结构只是活动梁7不是像第一种结构的斜梁,它是将铰座上移一定高度后,通过轴11与活动梁7铰接,而支承部分的液压缸2和活塞杆1为垂直设置(第一种结构为斜向设置),相应的其它结构基本相同,如图4、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萍,未经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1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