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路面抛丸打毛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09044.9 | 申请日: | 200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泉;高立基;廖济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泉;高立基;廖济柙 |
| 主分类号: | E01C23/08 | 分类号: | E01C2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路面 抛丸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式路面抛丸打毛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将光滑路面打毛使其恢复粗糙度,保障行车安全的装置,属于公路路面养护作业用装置。
目前,公路路面常因车轮对路面的磨光或路面泛油等原因变得比较光滑而影响行车安全,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老的路面上加铺一层新的混凝土,术语称为罩面。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成本较高,尤其是在路面强度仍能满足要求,路面结构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是这样。社会上虽然也有一种路面铣刨机,这种路面铣刨机能达到切削路面的作用,但经过铣刨的路面过于粗糙,不能满足行车要求,因而这种设备一般只用于罩面前的路面表层剥离。总之,至今还没有一种能将光滑路面打毛使其恢复粗糙度,保障行车安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可将光滑路面打毛使其恢复粗糙度,保障行车安全的车载式路面抛丸打毛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抛头(1)、马达(2)、隔离箱(3)、吸管(4)、分离器(5)、料斗(6)、沉淀箱(7)、排风口(8)、车辆底盘(9)、鼓风机(10)和钢丸(11)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辆底盘(9)的前部固定有鼓风机(10),鼓风机(10)上连接有排风口(8)和管道(12),车辆底盘(9)的中部固定有沉淀箱(7),沉淀箱(7)的顶部通过管道(12)分别与鼓风机(10)和分离器(5)连通,车辆底盘(9)的后部固定有抛头(1)、马达(2)和分离器(5),分离器(5)通过管道(12)与吸管(4)连通,抛头(1)外安装有隔离箱(3),隔离箱(3)上安装有料斗(6),料斗(6)内有钢丸(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施工方便,效率高,速度快,不破坏路面就能将光滑路面打毛使其恢复粗糙度,即时开放交通,保障行车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抛头,2、马达,3、隔离箱,4、吸管,5、分离器,6、料斗,7、沉淀箱,8、排风口,9、车辆底盘,10、鼓风机,11、钢丸,12、管道,13、输送带,14、磁铁滚筒,15、石屑仓。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利用抛头1(空心圆盘)旋转所产生的离心作用将钢丸11以高速打击到路面上,将路面打毛,同时用鼓风机10所形成的抽吸作用或永久磁铁与鼓风机的联合作用将将钢丸11和从路面上打击下来的石屑及粉尘吸走,以达到回收钢丸和清洁路面的目的。它是由抛头1、马达2、隔离箱3、吸管4、分离器5、料斗6、沉淀箱7、排风口8、车辆底盘9、鼓风机10和钢丸11组成,车辆底盘9的前部固定有鼓风机10,鼓风机10上连接有排风口8和管道12,车辆底盘9的中部固定有沉淀箱7,沉淀箱7的顶部通过管道12分别与鼓风机10和分离器5连通,车辆底盘9的后部固定有抛头1、马达2和分离器5,马达2可通过皮带或变速轮与抛头1连接,驱动抛头1旋转,也可使马达2直接驱动抛头1,马达2可为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动力装置,分离器5通过管道12分别与吸管4和沉淀箱7连通,抛头1外安装有隔离箱3,隔离箱3上安装有料斗6,料斗6内放置有钢丸11,利用钢丸11可反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泉;高立基;廖济柙,未经刘清泉;高立基;廖济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9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