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式滚刀除垢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09006.6 | 申请日: | 200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文;张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市燕京新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2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式滚刀 除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管道除垢器,尤其是能在弯道中顺利通过,具有除垢彻底,清洗速度快,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设备清洗质量标准HG/T2387-92》。
在现有管道除垢技术中,大部分采用化学及刮削法进行除垢。化学方法除垢时,由于对管道和泵造成腐蚀,成本过高,化学物质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刮削方法由于刀具和管垢的磨擦,使刀具极易磨损,并在管道弯头处极易堵塞。并造成管道破裂,损坏管道等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滚刀除垢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降低了动力消耗,改善了设备运行条件,从而保护了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实属环保型、节能、高效、新型除垢设备。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滚刀除垢器是通过多组滚刀对管垢滚动切割,达到除垢目的,射流喷管能喷射出旋转的介质流,以清除除垢器前方的沉淀物,减少了除垢器与管道的磨擦阻力。球型关节提高了弯管的通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具有球型关节的浮动式滚刀除垢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刀片结构示意图。
如图1:
它是由被除垢管道(1)、射流喷管(2)、皮碗(3)、主动轴(4)、球型关节(5)、付动轴(6)、刀盘(7)、浮动杆(8)、浮动刀架(9)、推力杆(10)、推力弹簧(11)、调整套筒(12)、前双联片状或齿形刀片(13)、后双联片状或齿形刀片(14)、销钉(1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皮碗(3)、主动轴(4)、产生的动力,通过球型关节(5)、付动轴(6)、带动刀盘(7)在管道中做轴向移动。刀盘(7)通过销钉(15)联接浮动杆(8)在浮动杆(8)的上方由销钉(15)联接浮动刀架(9),浮动刀架(9)的前后端通过销钉(15)安装有间距不等的前双联片状刀片或齿形刀片(13)和后双联片状刀片或齿形刀片(14),弹簧(11)的予压力通过推力杆(13)(14),以形成对管垢的切割力。在除垢的过程中,根据管道结构厚度的不同,适当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套筒(22),即可达到除垢时每次作业除垢量的控制。
在除垢器前端皮碗(3)的中部装有1~4根和轴线有一定夹角的射流喷管(2),其角度30°~60°之间变化。由于除垢器在管道中除垢时,其前后端有压力差,即后端压力永远高于前端压力。于是,射流喷管(2)就有旋转的介质流喷出,以清除前方的沉淀物,而提高其弯管的通过性能。
图2中(A)为前双联片状刀片,图2中(B)为后双联片状刀片,图2中(C)为前双联齿形刀片,图2中(D)为后双联齿形刀片。前后双联齿形刀片(C)(D)的齿数在10~25齿之间变化,其特征在于,除垢作业时可分别选择前后双联片状刀片(A)(B)或前后双联齿形刀片(C)(D)。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从而实现了保护环境,无任何污染,除埤清洗彻底,不损伤管道;管道通过能力强、效率高、运行中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市燕京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三河市燕京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9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雷达回波的信号波仿真器
- 下一篇:高压大功率全密封磁力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