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随意锁定的电动手工具调整头无效
申请号: | 00208964.5 | 申请日: | 200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1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逢春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意 锁定 动手 工具 调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手工具部件,特别是一种可随意锁定的电动手工具调整头。
电动手工具的扭力调整头上通常设置锁定机构,经保证扭力可完全输出。如图1所示,习用的电动手工具扭力调整头系利用扭力调整盖2的旋转,以压迫置于其内的弹簧及钢珠等,藉以改变弹簧的压力,使钢珠于某个顶压面的结构因抗力与弹簧压力的相对关系而继续作顶合驱动或跳脱而停止传动。如此即可解决因扭力过大而产生破坏的问题。在扭力调整盖2由松至紧的设定时,由外部可视,如以一般所设定的扭力以松至紧的级距为1~10级,扭力调整盖2在底缘21外刻划或标记有1~10级的刻度显示,而在10级之后,一般皆设有锁定级A,其作用为无弹簧提供的退缩空间,而使动力全部输出。于此锁定点一般皆在扭力调整盖2旋转驱动使弹簧压至极限。不论如何,其位置是位于10级之后。然而根据一般的使用状况,第1、2级与锁定级是最常使用的。但习用的调整头的调整盖2,若要使用锁定级A,则必须自第1、2、3、4……直至最后一级才能切换至锁定级A。如此,在操作上不但极其费力、不便,而且长此以往,机件亦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切换、减少切换导致机件损坏的可随意锁定的电动手工具调整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将电机动力输出的为行星齿轮的齿轮组、与齿轮组啮合的内齿轮、扭力盖、间座、锁定切换环、拉簧、数顶柱、弹簧、数制动杆及止逆转结构;内齿轮设有与齿轮组啮合的内齿面,其顶端及外周均设与数顶柱抵触的突齿及外齿槽;扭力盖设有调整弹簧压制力的内螺纹,其底端凸设拨钮;间座均设数容置制动杆的阶状孔;锁定切换环呈环状,其内环面设有若干个斜推孔,其外环面凸设与扭力盖底端拔钮相对应的突块;锁定切换环上扣设有约为270°弧长的拉簧;拉簧的另一端扣于间座上。
其中:
制动杆呈短杆状,其上端及下端皆呈与半圆球状,并于上、下端之间形成突环,于突环下方套设有弹簧。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齿轮组、内齿轮、扭力盖、间座、锁定切换环、拉簧、数顶柱、弹簧、数制动杆及止逆转结构;内齿轮设有与齿轮组啮合的内齿面,其顶端及外周均设与数顶柱抵触的突齿及外齿槽;扭力盖设有调整弹簧压制力的内螺纹,其底端凸设拨钮;间座均设数容置制动杆的阶状孔;锁定切换环呈环状,其内环面设有若干个斜推孔,其外环面凸设与扭力盖底端拨钮相对应的突块;锁定切换环上扣设有约为270°弧长的拉簧;拉簧的另一端扣于间座上。调整输出扭力时,当锁定切换环保持在常态位置,其上斜推孔对正制动杆上端,制动杆在套设在其上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以其上端伸入锁定切换环的斜推孔内,而下端仍保持在间座的阶状孔内,内齿轮未被锁定而呈可调整状态。当欲锁定本实用新型以保证扭力可完全输出时,反向旋动扭力盖以带动锁定切换环转动,其上斜推孔将制动杆上端下压,并压缩弹簧,使制动杆下端嵌插入内齿轮的外齿槽内,内齿轮呈被锁定状态,即可在任意点锁定内齿轮,不仅便于切换,而且减少切换导致机件损坏,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电动手工具调整头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横截面图(正常调整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横截面图(锁定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局部剖视图(正常调整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局部剖视图(锁定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将电机主轴1动力输出的为行星齿轮的齿轮组5、与齿轮组5啮合的内齿轮8、扭力盖2、间座7、锁定切换环6、拉簧60、数顶柱70、弹簧4、数制动杆9及止逆转结构。
内齿轮8为筒状体,其筒内壁设有与齿轮组5啮合的内齿面81,于内齿轮8顶端均设与若干顶柱70抵触的突齿82,其顶部外周均设外齿槽83。
扭力盖2设有驱动螺丝环3的内螺纹20,其底端凸设拨钮22。
间座7均设数阶状孔71。
锁定切换环6呈环状,其内环面设有若干个斜推孔61,其外环面凸设与扭力盖2底端拨钮22相对应的突块62。
拉簧60约为270°弧长。
制动杆9呈短杆状,其上端91及下端93皆呈与半圆球状,并于上、下端91、93之间形成突环92,于突环92下方套设有弹簧90。
止逆转结构包括转动盖84、转动接头85、固定座86、垫片87、滚柱88、轴承89及扣件80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逢春,未经蔡逢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