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0208543.7 | 申请日: | 200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19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蓝启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启祯 |
主分类号: | B62J6/16 | 分类号: | B62J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216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转向 控制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
摩托车在转向时,需用转向灯指示方向,目前转向灯的开关均采用手控开关,在转向时,需手动开启转向灯,存在由于驾驶员疏忽而忘记开启转向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它应能够保证在摩托车转向时能够自动接通转向灯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由轨道、动块、电极组成,轨道的两边高、中间低,电极共有两组,每组两个,在轨道较高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电极,动块与轨道为活动连接,动块须为导电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在使用时,需安装在摩托车的前叉上,并保证当摩托车的前叉处于正中位置时,控制开关的轨道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垂直,此时轨道的中间较其两边更接近于地面。由于摩托车的前叉相对于地面是倾斜的,这样,在转向时,控制开关的轨道随着摩托车的前叉向一侧旋转,使轨道中间高于这一侧的轨道端部,动块在重力作用下即沿轨道移动到轨道这一侧的端部,从而接通该侧的两个电极,即接通了该侧的转向灯电路,转向后恢复正常行驶时,摩托车的前叉恢复居中的位置,控制开关的轨道中间低于轨道的端部,动块在重力作用下即沿轨道移动到轨道中部,从而使两个电极断开,即切断了转向灯电路;同理,向另一侧转向时,动块可向另一侧移动并接通该侧的两个电极从而接通该侧的转向灯电路。因此,采用这种控制开关,在摩托车转向时,能够自动接通转向灯的电路,转向后又能自动断开转向灯的电路,从而避免了由于驾驶员疏忽而忘记开启转向灯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自动关闭转向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即俯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俯向剖视图。
图1至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是由轨道1、两组电极和动块6组成的,轨道1的两边高、中间低,可制作成圆弧形、V字形等,其高低与水平面倾角为4°~12°,较佳值为6°~10°,最佳值为8°,轨道1较高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电极,每组电极各有两个电极,其中一组在图中表示为电极2、4,另一组在图中表示为电极3、5,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电极2、4分别设在轨道1的端面、底面上,电极3、5分别设在轨道1的端面、底面上,动块6采用导电材料制作,动块6与轨道1为活动连接并可沿轨道1移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动块6是一个导电球体,当然也可以采用圆柱体等其它形式。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控制开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其电极2、4和电极3、5均设在轨道1的底面上。
当然,电极2、4和电极3、5也可以分别设在轨道1两端的端面上,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启祯,未经蓝启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