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截污、排洪浮闸无效
| 申请号: | 00207546.6 | 申请日: | 2000-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庄学山;谢小青;刘金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学山;谢小青;刘金顶 | 
| 主分类号: | E02B7/50 | 分类号: | E02B7/5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雁翔 |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截流、污水和雨水无分流的排洪沟的闸门。
污水截流的一般方法是在排洪沟口设置溢流堰或闸门。无降雨时,污水水位较低,无需开闸排洪;否则,需开闸泄洪。溢流堰过高,会影响排洪;过低,海水(或河水,下文以海水为例)会倒灌截污总管,增加污水厂的运行费用。
普通闸门,开关闸门需要动力,电动启闭机常受断电制约,运转可靠性、防盗、防破坏性较差,投资较大。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常态下关闭,可阻止海水进入截污总管;在有降雨排洪时,及时自动开启泄洪的新型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的浮闸是由闸体、基座、导轮槽、导轮等组成。闸体为一倒立空心直角梯形体,正视为等腰梯形,侧视为直角梯形。直角边形成的平面是在海水侧,梯形边形成的平面在污水侧;闸体的周边设有密封橡胶。基座为矩形凸座,安装固定在沟壁上;在基座的上方设有导轮槽,下方设有挡板;上、下导轮均固定在闸体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海水对闸体不会产生浮力,因而,海水不会倒灌;在有降雨排洪时,洪水对闸体产生浮力,当浮力等于闸体重量时,闸门随着上、下导轮分别在导轮槽中和挡板上上升移动,实现闸门开启;当洪水水位降至一定位置时,闸体自动关闭。又不致于因洪水冲击发生闸体移位。本新型闸门为空心结构,还可根据在不同污水位,闸门开启的需要,进行有效调节。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A剖面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如附图1所示,闸体(1)是一倒立空心直角梯形体,正视为等腰梯形,侧视为直角梯形。直角边形成的平面ABCD是在海水侧,即海水面ABCD平面垂直于水平面,梯形边形成的平面在污水侧,闸体(1)上的密封橡胶(6)A′B′、B′C′、C′D′所形成平面A′B′C′D′平行于、且很接近于ABCD平面。这样,海水对闸体(1)形成浮力很小,相对于污水对闸体(1)的浮力可忽略不计。当洪水涨至一定水位,对闸体产生浮力等于闸体(1)重量时,闸门开启排洪。而海水的水位高低不会影响闸体的开关状态。
如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闸体(1)是空心的,体内可添加重物,从而达到在同样污水位时调节闸门开启度目的,即改变了闸体(1)在不同洪水位开启时刻。闸体(1)正视图为等腰梯形,海绵状发泡密封橡胶(6)通过胶水竖嵌在闸体(1)的周边槽中,使得闸体(1)开关自如、密封容易不易卡,便于对密封橡胶(6)检修,且闸体(1)与基座(4)之间摩擦力比普通侧面密封产生摩擦力小得多,更容易实现开关,密封橡胶(6)寿命更长。
闸门基座(4)为凸座,截面为矩形,固定于沟壁混凝土垫层(8)上,这样克服排洪时普通凹基座里易积累杂物,影响闸门开关和密封的缺点,整个基座(4)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方便维护。
闸门定位是通过闸体(1)上的六付上导轮(2),一付下导轮(5)、导轮槽(3)及挡板(7)实现。上下导轮(2)(5)均固定闸体(1)上。导轮槽(3)设置在基座(4)上方,档板(7)设置在基座(4)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学山;谢小青;刘金顶,未经庄学山;谢小青;刘金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7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电保护器
- 下一篇:可伸缩镜头自动照相机的齿轮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