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切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06973.3 | 申请日: | 200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3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村晃夫;渡部满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65/06 | 分类号: | D05B6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温大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切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通电发热的发热体与缝纫线接触使其熔断的缝纫机切线装置。
过去,工业缝纫机所用的针线等的缝纫线一直使用由多根单线捻成的线,而且在上述工业缝纫机中,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利用活动切线刀和固定切线刀的配合动作将缝纫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在切断后,各单线从线的切断部散开,存在着切断部不好看的不便之处。另外,当切断特殊棉线时,使刀的切割情况变钝,因此存在着切线不良的不利情况。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合之处,提供了一种使通电发热的发热体与缝纫线接触将其熔断的热式切线装置。而且通常在使用这种热式切线装置的循环缝纫机等中,由于可靠地形成线圈,所以形成了向针板的针孔下方延长的针孔导向凸台。
但是,现有的热式切线装置存在着切线路径比针孔导向凸台长且残留在切线后缝纫物里侧的线长的问题。
而且,在切线时的切割部位受到引导的缝纫物侧的上线和下线在该切线路径上扭曲,所以存在着切线时熔合的上、下线的美观性受损的问题。
而且,当在切线后用刮片清理针侧的上线时,在上线上产生阻力,所以存在着无法良好地进行线清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利用热来熔断缝纫线的热式切线装置中可缩短残留在切线后的缝纫物里侧的线的缝纫机切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线后熔合的上、下线美观且可以提高缝纫质量的缝纫机切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用刮片清理切线后针侧的上线时在上线上不产生不必要的阻力、因而可靠地进行缝纫线的清理动作的缝纫机切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为一种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包括:与缝纫机主轴连动地上下移动的针,具有针贯通其内的针孔及在针孔周围朝向下方地设置的凸台部的针板,在通过绝缘板被固定在上述针板下面的情况下通电发热的发热体,配置在针板下面、并通过在一个方向上往复移动而捕捉与应切断的缝纫物相连一侧的上、下线、并向上述发热体内引导的挑线机构,使由上述挑线机构获得的上、下线与上述发热体接触以将其切断,其中,在上述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上,由上述挑线机构引导的上、下线的路线上设置了切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沿挑线机构的导线路线具有切口部。另外,由挑线机构获得的上、下线不会在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上弯曲地以最短路线被引导到发热体内。因此,能够缩短残留在切线后缝纫物里侧的线。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所述发热体设置在针孔导向器的旁边。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缩短残留在切线后缝纫物里侧的线。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所述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的切口部端面与所述绝缘板端面在上下方向上大体一致。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缩短残留在切线后缝纫物里侧的线。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所述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的切口部宽度可以并列地支承应切断的缝纫物一侧的上线和下线。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切线后熔合的上、下线并列地熔合在一起,由此提高了外形美观的缝纫品质量。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所述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在相对线圈形成方向为预定角度范围内具有切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实用新型,由于不防碍形成线圈,所以不会发生跳线等缝纫缺陷。
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切线装置中,在所述发热体被夹在两个绝缘板之间地固定在所述针板下面上的情况下,下绝缘板沿上述挑线机构的导线路线具有切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实用新型,当在切线后用刮片清理针侧上线时,不会在上线上产生不必要的阻力,所以确实可以进行缝纫线的清理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由于由挑线机构获得的上、下线不会在针孔导向器的凸台部上弯曲地以最短路线被引导到发热体内。因此,能够缩短残留在切线后的缝纫物里侧的线。
根据技术方案2、3所述的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缩短残留在切线后的缝纫物里侧的线。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由于切线后熔合的上、下线并列地熔合在一起,所以提高了外形美观的缝纫品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实用新型,由于不防碍形成线圈,所以不会产生跳线等缝纫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公司,未经重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6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