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内电磁锁无效
申请号: | 00206274.7 | 申请日: | 200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石富;王绍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石富;王绍顺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E05B4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士林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内 电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属于一种使用在高压开关柜柜门上的户内电磁锁。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户内电磁锁由于能有效防止他人误操作高压设备开关而被广泛作用。其结构由壳体、面板、锁栓、锁栓弹簧、挡块、手柄、按钮、线圈、动铁芯、行程开关、锁扣、支架等组成,挡块、锁栓弹簧装在壳体内部的锁栓上,安装在线圈中部的动铁芯与挡块相匹配,线圈通过吸合动铁芯达到控制锁栓移动的目的。面板上设有手柄、解锁孔、锁扣,锁扣经连杆与锁栓相接。使用时,经手柄上的拔条拔动、再经手拉动锁扣可使锁栓处于常开状态。但是,现有技术结构的户内电磁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下述缺陷:锁具结构不合理导致体积过大,与全国统一标准高压开关柜柜门开孔尺寸不相匹配,装配时,要把锁体与面板拆开才能安装,及常开性能不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户内电磁锁。本产品除保持现有产品的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合理、装配时锁体与面板不拆开就能安装,常开性能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户内电磁锁,其结构包括壳体、面板、锁栓、锁栓弹簧、挡块、手柄、按钮、线圈、动铁芯、行程开关等,挡块、锁栓弹簧装在壳体内部的锁栓上;安装在线圈中部的动铁芯与挡块相匹配,面板上设手柄、解锁孔,其结构要点是:
A、在壳体内部的手柄与挡块间设有拔板,拔板一端与挡块相连,另一端与手柄相接;
B、挡块上设有一个凸台,与此相匹配在壳体内部设置具有弹性凸台的常开件。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拔板一端与挡块凹凸式连接,另一端套装固定在壳体内的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常开件上的凸台下部设有宝塔形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结构的户内电磁锁相比,在结构上作了两点改进:一是去掉原锁上的锁扣而在壳体内部设拔板,达到扳动手柄即可通过拔板使挡块移动的目的,因此锁具体积变小;二是在壳体内部设置常开件。改进后的锁具克服了原锁具体积过大,与全国统一标准高压开关柜柜门开孔尺寸不相匹配,装配时,要把锁体与面板拆开才能安装,及常开性能不可靠的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去掉面板、手柄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壳体2、面板、锁栓1、锁栓弹簧5、挡块8、手柄、按钮、常开件7、线圈3、动铁芯9、行程开关4,挡块8、锁栓弹簧5装在壳体2内部的锁栓1上,挡块8与锁栓1为紧配合;安装在线圈3中部的动铁芯9与挡块8相匹配。面板上设手柄、解锁孔。行程开关4的按钮设置在手柄中心。
在壳体2内部的手柄与挡块8之间设有拔板,拔板一端与挡块8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拔板与挡块8为凹凸式连接,即拔板一端插入挡块8的槽10内,拔板另一端与手柄基部相接。挡块8上设有一个凸台11,与此相匹配在壳体2内部设置了带弹性凸台12的常开件7,常开件7的凸台12下部还设有宝塔形弹簧6。
下面说明一下本锁具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锁工作过程分两种状态:
1、有电源时:按下行程开关按钮,使行程开关工作,线圈作用后使动铁芯与挡块分离;再拉动手柄,使拔板带动挡块、锁栓压迫锁栓弹簧,达到解锁目的;当继续拉动手柄至极位时,挡块上的凸台压迫常开件上的凸台并越过该凸台,在常开件弹簧的作用下达到常开目的。如果想复位,只需反方向轻轻拉动手柄即可自行复位。
2、没有电源时:将解锁钥匙插入面板上的解锁孔内,转动钥匙使动铁芯与挡块分离,即可达到解锁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石富;王绍顺,未经张石富;王绍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6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置式储油罐出口加热装置
- 下一篇:新型防串味排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