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炽灯无效
申请号: | 00205666.6 | 申请日: | 200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鹤 |
主分类号: | H01K1/02 | 分类号: | H01K1/02;H01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炽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白炽灯的技术领域。
目前现有技术中,白炽灯的灯丝、引线、支架一般都是裸露在玻壳内的。由于灯丝是裸露在玻壳内的,这样可导致:1、灯丝的保温性差,从而引起灯丝的温度低,继而导致白炽灯的光效低。2、灯丝的蒸发严重,从而导致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现有灯丝的辐射面积小,这样也限制了白炽灯光效的提高。由于引线、支架是裸露在玻壳内的,真空灯泡的引线、支架冷却损失为:7--8%,充气灯泡的引线、支架冷却损失为:3--5%,很显然,引线、支架的冷却损失也降低了白炽灯的光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光效高、寿命长的白炽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白炽灯,它由灯头、玻壳及封接在玻壳内的玻璃支架、引线、灯丝构成,灯丝的两端与引线相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灯丝、引线、芯线的外面均包裹有保温层。灯丝绕裹在芯线外面。芯线两端相固定。两引线同时各固定灯丝环的一点。灯丝与引线固定处的外面包裹有保温层。
上述保温层是稀土氧化物或二氧化钍。
一种白炽灯的制造方法:首先将线绕在已固定在玻璃支架上的引线的外面,另外再把线分别绕在灯丝、芯线的外面。通过缠绕,从而使线分别将灯丝、引线、芯线包裹起来。然后将外面包裹有线的灯丝绕裹在外面包裹有线的芯线外面。接着再将外面包裹有线的灯丝的两端与固定在玻璃支架上的外面包裹有线的引线相固定(金属构件间的固定),随后用线将固定处绕裹起来。接着使芯线两端相固定,两引线同时各固定灯丝环的一点,随后用线将固定处绕裹起来。接着把相互固定好的外面包裹有线的组件浸泡在硝酸钍溶液或稀土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随后把浸泡过的组件在室温下晾干并进行从室温(25℃)到高温(500℃)的首次热处理。热处理时,粘在线上的硝酸钍或稀土金属的硝酸盐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钍或稀土氧化物及二氧化氮和氧气。而线本身被烧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热处理后,只有耐高温且化学性能稳定的二氧化钍或稀土氧化物疏松的保留在组件的表面,从而形成白炽灯的组件保温层。然后再把经热处理后的组件封接在预制的玻壳内,并抽出玻壳内的气体,对组件进行第二次的热处理,此次为通电热处理。此时,抽气过程伴随着热处理过程。此次热处理、把灯丝从室温(25℃)加热到高温(1700-2400℃)。然后烧封,最后固定灯头。为改善灯泡内气氛,可在封接前加入少量消气剂。
上述线(棉线、苎麻线······)是由纤维素构成。
上述对白炽灯组件的首次热处理是在空气中、火焰烘烤下进行的。
2、一种白炽灯,它由灯头、玻壳及封接在玻壳内的玻璃支架、引线、灯丝构成,灯丝的两端与引线相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灯丝、引线、支架、芯线的外面均包裹有保温层。灯丝绕裹在芯线外面。支架与芯线两端相固定。灯丝与引线固定处的外面包裹有保温层。支架与芯线固定处的外面包裹有保温层。
上述保温层是稀土氧化物或二氧化钍。
上述支架与芯线两端之间的固定为金属构件间的固定。
一种白炽灯的制造方法:首先将线分别绕在已固定在玻璃支架上的引线、支架的外面,另外再把线分别绕在灯丝、芯线的外面。通过缠绕,从而使线分别将灯丝、引线、支架、芯线包裹起来。然后将外面包裹有线的灯丝绕裹在外面包裹有线的芯线外面。接着再将外面包裹有线的灯丝的两端与固定在玻璃支架上的外面包裹有线的引线相固定(金属构件间的固定),随后用线将固定处绕裹起来。固定在玻璃支架上的外面包裹有线的支架与灯丝的芯线两端相固定(金属构件间的固定),随后用线将固定处绕裹起来。接着把相互固定好的外面包裹有线的组件浸泡在硝酸钍溶液或稀土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随后把浸泡过的组件在室温下晾干并进行从室温(25℃)到高温(500℃)的首次热处理。热处理时,粘在线上的硝酸钍或稀土金属的硝酸盐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钍或稀土氧化物及二氧化氮和氧气。而线本身被烧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热处理后,只有耐高温且化学性能稳定的二氧化钍或稀土氧化物疏松的保留在组件的表面,从而形成白炽灯的组件保温层。然后再把经热处理后的组件封接在预制的玻壳内,并抽出玻壳内的气体,对组件进行第二次的热处理,此次为通电热处理。此时,抽气过程伴随着热处理过程。此次热处理、把灯丝从室温(25℃)加热到高温(1700-2400℃)。然后烧封,最后固定灯头。为改善灯泡内气氛,可在封接前加入少量消气剂。
上述线(棉线、苎麻线······)是由纤维素构成。
上述对白炽灯组件的首次热处理是在空气中、火焰烘烤下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鹤,未经李俊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户式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腰椎背引器